梵蒂岡-世界上最小的國家
梵蒂(di)岡(gang)拉(la)丁語中(zhong)(zhong)意為“先(xian)知之地”,全稱梵蒂(di)岡(gang)城(cheng)國,位于意大(da)利境內,是一個(ge)典型(xing)的城(cheng)中(zhong)(zhong)之國。其面積僅相當于北京故(gu)宮五分之三(san)大(da),是世(shi)界上最小的袖珍國。 做為歐洲著名的游(you)覽勝地,梵蒂(di)岡(gang)每年(nian)接待數以萬計的外國游(you)客和天主教(jiao)(jiao)信徒。全世(shi)界最大(da)的天主教(jiao)(jiao)堂(tang)(tang)——圣彼得大(da)教(jiao)(jiao)堂(tang)(tang)......
梵蒂岡拉丁語中意為“先知之地”,全稱梵蒂岡城國,位于意大利境內,是一個典型的城中之國。其面積僅相當于北京故宮五分之三大,是世界上最小的袖珍國。
這里是天主教總部,是8億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是一個政教合一的教皇國家。元首即教皇,是世界上天主教徒的精神領袖,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于一身。教皇自稱是“基督在世的代表”,擁有至高無上的神權,任期終身。國旗由黃和銀白色兩個垂直長方形構成,傳說黃和銀白兩色是彼得的兩把鑰匙顏色。
梵蒂岡境內沒有田野,沒有工農業生產,也沒有軍隊,自來水、電力、食品、燃料、煤氣等由意大利供給。不過,這里有國民的生產生活必需品,有自己國家的郵政、電訊系統,設有國際信息通訊社和梵蒂岡廣播電臺,還有一支教皇的志愿禁衛隊,負責國家的安全工作和保衛教皇的安全及參加宗教儀式 。
做為歐洲著名的(de)(de)(de)游(you)覽勝(sheng)地,梵蒂岡每年接待(dai)數(shu)以萬計(ji)的(de)(de)(de)外(wai)國游(you)客和天主教信徒。全世(shi)界最大的(de)(de)(de)天主教堂——圣彼(bi)得大教堂,珍藏著歐洲藝(yi)術史上的(de)(de)(de)許多無價之寶,其中兩(liang)位藝(yi)術大師的(de)(de)(de)杰作是一定要(yao)仔(zi)細欣賞的(de)(de)(de),一位是被(bei)稱為“巴洛克藝(yi)術之父(fu)”的(de)(de)(de)天才(cai)雕(diao)塑家貝爾尼(ni)尼(ni),另(ling)一位當然就是米開(kai)朗基羅(luo)......
時差
梵(fan)蒂岡首都(dou)(dou)梵(fan)蒂岡城的當(dang)地時(shi)(shi)間是(shi)2016年(nian)5月2日 21:07:25,東一(yi)區區時(shi)(shi),現執行夏令時(shi)(shi);中國首都(dou)(dou)北(bei)京(jing)的當(dang)地時(shi)(shi)間是(shi)2016年(nian)5月3日 03:07:25,東八區區時(shi)(shi)
語言
意(yi)大利語(梵蒂岡城(cheng)國);拉(la)丁語(羅馬教(jiao)廷)
梵蒂岡地理環境
梵(fan)蒂岡位于(yu)歐洲,地(di)理(li)坐(zuo)標(北緯41°54′10″,東(dong)經12°27′11″)。面(mian)積0.44平方公里(li),是(shi)世界(jie)上(shang)面(mian)積最(zui)小的(de)國家。位于(yu)意(yi)大(da)利首都羅馬(ma)城(cheng)(cheng)西北邊的(de)梵(fan)蒂岡高地(di)上(shang)。領(ling)土包括圣(sheng)(sheng)彼得廣場、圣(sheng)(sheng)彼得大(da)殿、宗座宮(gong)、教宗避暑(shu)勝地(di)(岡道(dao)爾夫堡(bao)(bao))和梵(fan)蒂岡博物館(guan)等(deng)。國土大(da)致呈(cheng)三角形,除位于(yu)城(cheng)(cheng)東(dong)南的(de)圣(sheng)(sheng)彼得廣場外,三面(mian)都有城(cheng)(cheng)墻環繞。它地(di)處臺伯河右岸,以四周城(cheng)(cheng)墻為國界(jie),另(ling)外,有一條“密(mi)道(dao)”從著名的(de)圣(sheng)(sheng)天使(shi)堡(bao)(bao)通向梵(fan)蒂岡城(cheng)(cheng)內。梵(fan)蒂岡屬亞熱帶的(de)地(di)中(zhong)海氣候(hou),年降雨量一般為500~1000毫米之間。
簽證問題
點擊進入梵蒂岡簽證所需資料如有不明白可(ke)致(zhi)電(dian)我(wo)司客(ke)服服務熱線:020-62833333
電源插座
電壓:220V,頻率:50Hz
插(cha)座(zuo):兩相圓(yuan)頭歐式插(cha)座(zuo)和三相扁頭插(cha)座(zuo)。
歷史文化
歷史
2世紀時,羅馬城主教因駐帝國首都,政治、經濟勢力最大,獨占“教皇”之稱。756年法蘭克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其周圍的區域送給教皇(教會史上稱為“丕平獻土”)。此后疆域屢有變遷,國家數次亡興。1870年8月,羅馬爆發了反抗教皇政權的人民起義,意大利國王進駐羅馬,意大利完成統一,教皇權力被剝奪,并被迫退居羅馬城內西北角梵蒂岡。1929年2月11日,墨索里尼同教皇庇護十一世簽訂《拉特蘭條約》。意大利承認梵蒂岡屬于教皇,國名全稱梵蒂岡城國。
文化
梵蒂岡城本身就是一件偉大的文化瑰寶,城內的建筑如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圣彼得大殿(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西斯廷教堂(Cappella Sistina)等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建筑作品,包含了波提切利、貝爾尼尼、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等人的作品。梵蒂岡也擁有一個館藏豐富的圖書館,以及一個博物館,專門收藏具有歷史、科學與文化價值的藝術品。
梵蒂岡的日常生活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每遇周日,圣彼得廣場天主教徒聚集,中午12點,隨著教堂鐘聲響起,教宗在圣彼得大殿樓頂正中窗口出現,向教徒們發表演說,梵蒂岡的瑞士侍衛隊每年5月6日在圣達馬索院內舉行宣誓儀式,誦念5個多世紀來一直不變的誓詞,祈求天主保佑自己圓滿完成任務,效忠教宗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每年都會有無數天主教徒來到這圣城,瞻仰這座天主之城。
梵蒂岡禁止游客或當地居民在穿著上露出膝蓋以上的部位,以示對這座天主之城神圣的敬意。
梵蒂(di)岡的(de)藝術(shu)杰作,主要集中(zhong)在圣彼(bi)得(de)廣(guang)場、圣彼(bi)得(de)大教堂(tang)、梵蒂(di)岡博(bo)物館和(he)西(xi)斯(si)廷(ting)禮拜堂(tang)(西(xi)斯(si)廷(ting)小堂(tang))。內有米(mi)開(kai)朗基羅(luo)的(de)壁畫《最后的(de)審(shen)判》和(he)天頂畫《創(chuang)世(shi)紀》;梵蒂(di)岡博(bo)物館、圖書館與美術(shu)館藏有中(zhong)世(shi)紀和(he)文(wen)藝復興時期以來的(de)珍貴文(wen)物和(he)藝術(shu)作品。
信仰與禁忌
梵蒂(di)岡游覽的衣著(zhu)要(yao)求:官方(fang)要(yao)求--不許露肩(jian)膀和(he)膝蓋。實際(ji)上,裙子和(he)短(duan)褲不要(yao)太短(duan)就(jiu)可(ke)以,中(zhong)褲肯定是可(ke)以的。另(ling)外如果穿(chuan)了吊帶(dai)衫的話,只要(yao)帶(dai)一條(tiao)大披肩(jian)的圍巾,然后圍一下就(jiu)可(ke)以,很(hen)多老外都這樣的。同時(shi)穿(chuan)涼鞋和(he)人(ren)字拖都沒有問題(ti)。
梵蒂岡當地人生活
梵(fan)蒂(di)岡(gang)的(de)公(gong)民(min)大(da)部分(fen)是神職人(ren)員,包(bao)括了主教(jiao)、神父、修(xiu)女(nv),以及著(zhu)名的(de)瑞士衛隊(一支(zhi)專門為(wei)教(jiao)宗服務的(de)志愿禁衛隊)。還(huan)有大(da)約3,000名世俗(su)工(gong)人(ren),他們是梵(fan)蒂(di)岡(gang)的(de)主要勞動力,但(dan)都不(bu)住在梵(fan)蒂(di)岡(gang)城(cheng)內。2011年梵(fan)蒂(di)岡(gang)最新人(ren)口統計數據顯示,該國(guo)現(xian)僅有32名女(nv)性(xing)公(gong)民(min),540名男性(xing)公(gong)民(min)。國(guo)民(min)生活的(de)必須品由意大(da)利提(ti)供(gong)
貨幣與花費
1歐元=7.41人民幣 1人民幣=0.14歐元;
貨幣兌換
梵(fan)蒂岡也是使用歐(ou)元的。去(qu)之(zhi)前可在提供貨幣(bi)兌換服務的銀(yin)行兌換一些(xie)歐(ou)元現金。意大利加入(ru)歐(ou)元區后,梵(fan)蒂岡與歐(ou)盟簽訂(ding)的特別協議,發行小量鑄造并(bing)流通屬(shu)于(yu)梵(fan)蒂岡的硬幣(bi),主要為使用及收(shou)藏(zang)之(zhi)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