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fei)濟歷史
傳說數千年前,最早遷徙到斐濟的是美拉尼西亞人,后來玻利尼西亞人也來此定居。1643年荷蘭的航海者阿貝爾塔斯曼航行至此,是最先發現斐濟的歐洲人,1774年英國探險者庫克發現了斐濟的一些島嶼。
到19世紀,一些商人、衛理公會教徒、傳教士,潛逃的澳大利亞犯人來到斐濟定居。1871年,一位名叫卡考鮑的酋長控制了斐濟大部分地區,結束各種各樣的部落斗爭,此后,他一直維護著斐濟的和平。
1874年10月10日,斐濟淪為英國的領地,并一直作為英國的殖民地直到1970年。1970年10月10日,斐濟正式宣布成為英聯邦的獨立國家。
1997年9月30日,恢復英聯邦成員資格。1998年7月27日實施新憲法,改國名為“斐濟群島共和國”。
斐濟當地文(wen)化
多元文化的完美融合
在斐濟群島和太平洋的交匯處,各種文化在這里繁衍: 斐濟本土文化、印度文化、中國文化、南海各島文化、歐洲殖民者文化,等等。不同的文化釀就了不同的食品,語言,建筑,風情。
斐濟保留了許多英國殖民時期的建筑,包括總督府,蘇瓦市圖書館,太平洋大酒店等。由于來自不同地區的人們在此定居,多元文化的體系和鄉村建筑都被近乎完美地保留了下來。
部落文化
斐濟自古就是以部落為單位所組成的國家,又地理位置居中而成為南太平洋文化的十字路口,但斐濟人仍然保留著本身的文化,以小小區的形式取代傳統部落茅屋繼續生活著,每個小區擁有自己的首領,通常是最德高望重的酋長擔任,小區中大小爭執都可由公開的聚會來裁決。
斐濟文化(hua):過去和現(xian)代的融(rong)匯
在斐濟群島和太平洋的交匯處,各種文化在這里繁衍: 斐濟本土文化、印度文化、中國文化、南海各島文化、歐洲殖民者文化,等等。不同的文化釀就了不同的食品,語言,建筑,風情。Levuka殖民區曾是歐洲商人的居住區,斐濟的前首都,已被正式確定為歷史城鎮。大量的建筑訴說著這個城市19世紀晚期的繁榮,街景出人意料地完好,讓人感覺仿佛時間永遠定格在了那一刻。
品味斐濟過去、現代和未來的幾大理由:
斐濟豐富的文化遺產
獨特的、交通方便的遺址
古老的儀式、神話和傳
世界性的城市和小鎮
歷史遺址
多種族的居民
“斐濟時報”的魅力
如想了解更多關于斐濟旅游報價,詳情請點擊這里:斐濟旅游報價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