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鄲市媧皇宮介紹:
媧皇宮當地俗稱“奶奶頂(ding)”,是位于冀南涉縣鳳凰山(shan)(古(gu)中皇山(shan))的(de)一(yi)處古(gu)跡(ji)。它依山(shan)就勢(shi),巧借天然,前人(ren)(ren)稱之為(wei)“天造地設之境(jing)”。這里不僅(jin)建筑宏偉獨特,而且還較為(wei)完好地保存了國內罕見的(de)摩崖刻經,是一(yi)處不可多(duo)得的(de)自然和人(ren)(ren)文(wen)景觀,被列為(wei)全國重點文(wen)物(wu)保護單位。
涉縣媧皇宮是我國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媧氏的古代建筑,是北齊文宣帝高洋往返鄴城至晉陽所建的又一離宮,屬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媧皇宮初開三石室,雕數尊神像。后經歷代修茸、續建,現有建筑房屋135間,占地面積76萬平方米,分山上山下兩組建筑。山下有朝元官、停驂宮、廣生宮和碑坊等,向上繞行十八盤石徑,便可到達最高處的媧皇宮。
媧皇宮,是為祭祀中國古代著名神話傳說中的女媧而修建的。據《淮南子·覽冥訓》、《路志》、《獨異志》等典籍記載,傳說女媧曾摶土造人,送子繼嗣,“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從此人類和萬物才得以生息和繁衍,贏得人世間對她的崇敬與懷念。對于以人倫道德為核心的封建文化統治下的漢民族,便視女媧為有蓋世之功的女性神圣,于是為之建宮立廟,永世享受人間的崇拜。
媧皇宮古跡始建于北齊,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為文宣皇帝高洋在位時(公元550—560年)所建的途中憩息之行宮。據這里碑文記載,此處古跡最早創建于漢文帝時,但當初規模很小,僅有“神廟三楹”。另據《涉縣志》記載,北齊文宣帝高洋,以鄴為都城(鄴,今河北臨漳縣西南鄴鎮),以晉陽(今山西太原)為陪都,文宣帝高洋自鄴至晉陽,往來于山下,“遂起離宮,以備巡幸”。文宣帝高洋“信釋氏,喜刻經像”,在這里較大規模地修建了媧皇宮,并在山麓開鑿石室,內刻佛像,以后又將佛經“勒之巖壁”。到明代又陸續修建了不少宮宇,清代又曾大規模重修。累經歷代迭次修建,這里漸而成為占地1.5萬多平方米的一組建筑群。
娛樂項目(mu): 其他
景區類別: 人文地理,古跡遺址
地址: 河北省涉縣鳳凰山
媧皇宮交通:
公交:乘坐邯鄲開往涉縣或長治方向的長途公共汽車或乘火車到達;
自駕車:由京深高速公路邯鄲北口下,沿309國道西行至涉縣縣城,而后沿涉左公路往西北方向,到索堡鎮東行上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