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臺市清風樓介紹:
清風樓位于邢臺市內仿古街北端,明代建筑風格。明成化年間,邢州知府徐光亨不惜巨資,修建此樓,標榜“皇風清穆,來自帝側,我先宣之,播于八極”,“保我皇圖,鞏為磐石”,其封建臣子的忠君報國思想顯露無遺,“清風樓”也由此而來。清風樓高23米多,飛檐斗拱,莊嚴雄偉,樓底為墩臺,中間為磚石門洞,洞下既可通車,又能行人。史志描寫說:“夏日酷暑,游人納涼其上,登臨四望,市肆櫛比,山水在目”。其“郡樓遠眺”為邢臺八景之一。樓上有唐代大詩人王維的“春、夏、秋、冬”四季詩畫刻石一組。樓后花園內有“道德經幢”石刻一通,國內僅有兩通,是唐玄宗“箋注”的老子《道德經》,反映了后武則天時代唐朝抑佛興道的政治要求,具有很高的文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黎光亨修建此樓,旨在登臨消遣,“政暇集客登其上,四牖洞辟,徘徊遠眺”,或舞文弄墨,吟詩作賦。但他的政治目的很明確,“寓教于樂”,不忘忠君報國,他極力標榜:“皇風清穆,來自帝側,我先宣之,播于八極”,“保我皇圖,鞏為磐石”。“清風樓”一名即因此而得。如今屹立在市中心的清風樓,成為市區的一大文物景觀,供游人瀏覽欣賞。
娛樂項目: 其他
景區類別: 人文地理,古跡遺址
地址: 邢臺市內仿古街北端
清風樓交通:
公交:火車站下車,乘1路公共汽車人民影院站或清風樓站下車;
自駕車:從京深高速公路邢臺北口下,沿迎賓大道西行至邢州北路,再南行至中興東大街,西行至仿古街,仿古街北端即清風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