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張家口市三祖堂介紹:
三祖堂依山梁而建,居高臨下,旁無宮掖兀然獨立,給人一種敬畏的氣勢。在她周圍,有黃帝泉、黃帝城、軒轅湖前呼后擁,更顯示出她的威嚴。
矗立在河(he)北(bei)省涿(zhuo)鹿縣(xian)境內的(de)中(zhong)華三祖堂,是在原(yuan)黃帝祠的(de)基礎上,由海內外(wai)32萬中(zhong)華兒女(nv)捐資建成的(de),1998年7月25日正式(shi)開游(you)。
三祖堂是一座仿唐建筑,重檐飛角,恢弘壯闊,全部木質結構。全堂占地104畝,由平面祭壇、三祖堂、后殿組成。
三祖堂內,12根高聳的(de)(de)立柱,支撐著巨大木(mu)結構屋頂,拓(tuo)展開780平(ping)方米的(de)(de)肅(su)穆(mu)空間(jian)。古樸、逼(bi)真(zhen),高5.5米、寬4米的(de)(de)黃(huang)帝(di)、炎帝(di)、蚩(chi)尤(you)(you)的(de)(de)塑像,正襟危坐在祭堂內,氣(qi)宇軒昂。三尊塑像各得(de)其所(suo)。黃(huang)帝(di)居中而(er)坐,略高其他(ta),雙目(mu)凝視前方,莊重、安詳。炎帝(di)居右側,身(shen)披稼(jia)禾,左手抬起(qi),雙目(mu)沉思。蚩(chi)尤(you)(you)右手叉(cha)腰(yao),左手握拳,身(shen)著獸皮,雙目(mu)圓睜。并陳列有在涿(zhuo)鹿之(zhi)野出土的(de)(de)石斧、陶紡輪、石鏃等人類早(zao)期生產生活用品和戰(zhan)爭兵器。墻壁(bi)上繪有涿(zhuo)鹿之(zhi)戰(zhan)、阪泉之(zhi)戰(zhan)、合符(fu)釜山、定都涿(zhuo)鹿四大歷史事件的(de)(de)大型壁(bi)畫。發祥(xiang)地之(zhi)一。
三祖堂內畫有惟妙惟肖的壁畫,一幅幅“涿鹿之戰”、“阪泉之戰”、“合符釜山”、“定都涿鹿”的生動畫面,把約4700年前三位始祖創建中華文明的輝煌業績具體、生動地展現在后人面前。
三祖堂西側,建有一座碑亭,黑色大理石碑上,鐫刻著新加坡籍華人周穎南為三祖堂建設捐款100萬元人民幣的功德頌。三祖堂東側,立著“港土歸根碑”和三棵歸根松。1997年香港回歸前夕,吉林省三位青年,懷著滿腔愛國熱情,千里迢迢奔赴香港采集泥土,在三祖堂東側,用他們從香港采回的泥土,栽植了三棵回歸松,在回歸松前矗立起一塊高達1997厘米的花崗石“港土歸根碑”。現在,三棵蒼郁蔥蘢的松樹和三祖堂成了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象征。
娛樂項目: 其他
景區類別: 古跡遺址||故居,人文地理,古跡遺址,故居
地址: 河北省涿鹿縣境內
三祖堂交通:
公交車:從北京西直門汽車站乘發往涿鹿縣的班車直達;
自駕車:從北京出發,走京張高速公路,到東花園出口下,沿野康公路過官廳后至礬山鎮西行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