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開區天津古文化街介紹:
天津古文化街是津門十景之一,景名“故里尋蹤”。天津古文化街(津門故里)位于南開區東北隅東門外,海河西岸,北起老鐵橋大街(宮北大街),南至水閣大街(宮南大街)。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書“津門故里”和“沽上藝苑”,長687米,寬5米,系商業步行街。這里在古代是祭祀海神和船工聚會娛樂之場所。現已修復的古文化街包括天后宮及宮南、宮北大街。天后宮俗稱“娘娘宮”,是古文化街上的主要參觀旅游項目。
天后在古時被人們稱為護航女神。傳說她是福建莆田人,姓林名默,經常駕船出海,搭救遇難的人,故被后人敬為女神。元時京城每年需北運大批糧食,先從海路運抵天津,然后再轉河運至京城。元政府為祈求航海安全,便將護航女神崇為天妃,并在沿海城鎮建起天后宮。天津的天后宮建于公元1326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是娘娘的生日。每年這時都舉行“皇會”,表演高蹺、龍燈、旱船、獅子舞等,百戲云集,熱鬧非常。現今天后宮已成為天津民俗博物館,介紹天津的歷史變革,陳列著各種民俗風情實物。皇會是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游此會而得名。傳統的演出場所在天后宮前的廣場以及宮南、宮北一帶。古文化街建成后,每逢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誕辰吉日)在此舉行盛大的皇會,表演龍燈舞、獅子舞、少林會、高蹺、法鼓、旱船、地秧歌、武術以及京戲、評劇、梆子等。
古文化街天后宮
古文化街上有一座享譽幾百年的古廟,它原名“天妃宮”,后該稱“天后宮”。天津東臨渤海,背倚京城,自古就是舟車匯集的水陸交通樞紐。天后宮就是在漕運大發展的情況下,為庇佑漕運建立起的祭祀海神天后的廟宇。
天后宮始建于元朝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坐東朝西,是天津市區目前最古老的建筑。
天后宮,從東到西,由戲樓、幡桿、山門、樓牌、前殿、正殿、藏經閣、啟圣祠,以及分列南北的鐘鼓樓、張仙閣和配殿等建筑組成。
幡桿,在天后宮門前。據說,幡桿初立時,一方面掛燈,為往來三岔河口的漕船導航,另一方面則作為天后宮的陪襯物,使整個建筑群顯得錯落有致,氣勢不凡。后來,幡桿在農歷每月初一、十五進香日及廟會期間,專門懸掛天后封號長幡。
山門是磚木混合結構組成。門額是用整磚雕刻“敕建天后宮”,這個山門是清朝乾隆年間增建的。
進得山門,迎面是木結構的兩柱--樓式牌樓。牌樓是元、明時代天妃宮前的標志。“護國庇民”意思是“上以護國家,下以庇民生。”
在牌樓兩側的,北邊是鼓樓,右邊是鐘樓。
過牌樓,就是前殿。前殿是天妃宮最早的山門,供奉護法神王靈官和人稱“四大金剛”的“千里眼”、“順風耳”、“加善”、“加惡”。
越過前殿,就是天后宮的主體建筑正殿,正殿是敬奉天后娘娘的地方,天后娘娘中局佛龕,身披霞披,頭戴鳳冠,四位侍女捧印、抱瓶、打扇恭立兩旁。
穿正殿,即為藏經閣。藏經閣是磚、木結構的二層樓閣。現為民俗博物館展廳。
在藏經閣的后面,過甬路,為啟圣祠,即后殿。
昔日,天后宮供奉主神,當然是天后娘娘。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天后宮在漫長的歲月里,形成了佛道混雜,百神聚集的復雜情況。南北配殿供奉王三奶奶、挑水哥哥、送藥天師、白老太太、龍王、藥王諸神。
現在的天后宮內兩側廂房陳列有介紹天津城、天后宮及皇會的興起和變遷,陳列明代天津城磚、清代漕運模型及各種民俗造型(婚禮儀仗、服飾等)、清代水機等文物。
出廟門,以北的一段街,叫“宮北大街”,廟門以南的大街即名“宮南大街”。
“宮南”、“宮北”口兩處樓牌共有樓匾四塊。
南口南面樓匾為“津門故里”四字,北口北面樓匾是“沽上藝苑”,二字八句,對仗工整,恰似極好地一副聯語。
漫步古文化街
漫步古文化街,進出店鋪時,您會看到許多店鋪門面檐下、枋間有一幅幅極具江南造園藝術風格的蘇畫。構圖生動有典,形態逼真,使得古文化街絢麗無比,風采迷人。
在門面建筑裝飾中除彩繪故事畫外,另樹一幟的是磚、木雕刻裝飾。其內容廣泛,多數帶有濃郁的民俗氣息和吉祥喜慶寓意。
士寶齋前木雕取意《清明上河圖》幾處波瀾起伏、情節變化的畫面。北頭一幅是:汴河岸邊泊著許多船只,河心一只大船上七八人拼命搖櫓。船工的奮力以進,說明載重量之大河水上運輸的繁忙緊張情況。中間一幅,畫面正中是汴河上東水門外的虹橋。橋下一只載滿大船正要通過,全體船夫緊張操作,橋上車輛、牲口、各色行人和看水、看船的人摩肩接踵,構成一股都會生活的洪流,是《清明上河圖》畫卷的高潮部分。
古文化街無論建筑風貌、店鋪裝修、匾額楹聯,經營商品都帶有濃郁的藝術氣息。漫步古文化街上已足賞心悅目;而古玩、字畫、文房四寶、碑帖、古籍、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天津風箏等專業店鋪叢聚本街,供您觀賞、選購。至于中西樂器、藝術陶瓷、裝潢小件也都有專店,買上一兩件,固是愜人心意的事,而流連一番,或許也可以受到熏陶、啟迪,攝取到一些營養吧。
娛樂項目: 購物,其他
景區類別: 人文地理,古跡遺址,現代文明,購物街區
地址: 天津南開區東北隅東門外
天津古文化街交通:
1路(lu)(lu)(lu)(lu)、4路(lu)(lu)(lu)(lu)、12路(lu)(lu)(lu)(lu)、15路(lu)(lu)(lu)(lu)、619路(lu)(lu)(lu)(lu)、611路(lu)(lu)(lu)(lu)、612路(lu)(lu)(lu)(lu)、624路(lu)(lu)(lu)(lu)、824路(lu)(lu)(lu)(lu)路(lu)(lu)(lu)(lu)等(deng)公交(jiao)車都(dou)可以(yi)抵(di)達古文化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