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區望海樓教堂介紹:
望海樓教堂坐落在三岔口一帶海河北岸,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天津教案”遺址。這里原有一座望海樓,建于清代康熙年間,曾是清代皇帝出巡到天津時游玩的地方。這一帶車船交匯,商販云集,是水陸交通的要道。望海樓的旁邊,還有香火旺盛的崇禧觀、望海寺等廟宇。
望海樓在河北區獅子林橋旁口,原名“圣母得勝堂”。清同治八年(1869年)由法國天主教會所建。1870年6月,因法國天主教會拐騙殘害兒童,教堂被天津人民燒毀,這就是民間傳說的“火燒望海樓”,是一次以反洋教為中心的反帝斗爭,史稱“天津教案”。事件發生后,清政府卻殺害了16名愛國群眾,賠銀40萬兩。1897年法國天主教會重建教堂。
1900年義和團運動中,教堂第二次被焚。1904年第二次修復。原建的教堂系仿巴黎圣母院形式,為磚木結構哥特式建筑,正面有3個塔樓,呈筆架形狀,中間為鐘樓。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時震損嚴重,1983年修復。望海樓教堂已于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望海樓教堂是1869年6月法國天主教徒在租界外三岔口處修建。
娛樂項目(mu): 朝拜,其他
景區類別: 人文地理,寺廟,建筑
地址: 天津河北區獅子林大街西端北側
望海樓教堂交通:
公(gong)交路線:可乘675路,609路,856路,14路公(gong)共(gong)汽車都(dou)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