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特色美食介紹:
烏魯木齊市的飲食很豐富,川菜、粵菜等菜系隨處可見,同時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菜肴和風味小吃也都薈萃于此。維吾爾族式的、蒙古族式的、回族清真式的,讓每一個來烏魯木齊的人垂涎欲滴。提起新疆烤羊肉串,在神州大地上無人不知,而新疆飲食文化中的佳品烤全羊、馕坑烤肉、馕、抓飯等,在烏魯木齊能讓你品嘗到正宗的滋味。
新疆瓜果深受旅游者青睞,全疆各地的水果都集于烏魯木齊市,為新疆美食增添絲絲甜意。另外,來到這里一定要嘗嘗本地產的酸奶子,這是一種發酵的乳制品,很新鮮,在很多風味餐廳都能買到。
特色美(mei)食(shi)
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同胞日常主要食品,它是一種烤制而成的面餅,近似燒餅,或脆或軟,味香適口。馕多以麥面為原料,也有用玉米面,輔之以芝麻、洋蔥、雞蛋、清油、酥油、牛奶、鹽、糖等佐料烤制而成,還有一種在面粉中加入鮮羊肉輔之以配料制成的肉馕。大多呈圓形,種類頗多,形態、大小風味不一。
烤包子·薄皮包子:
烤包子(“沙木薩”)及薄皮包子(“皮特爾曼吐”)是維族人喜愛的食品。烤包子主要是在馕坑中烤制。包子皮用死面搟薄,四邊折合成方形。包入羊肉丁、洋蔥、孜然粉、等原料做成的餡,馕坑中烤熟。薄皮包子即蒸包子,包子皮搟得很薄,熟時幾乎透過包子皮可以看到里面的餡,吃起來好像包子皮都溶化到嫩肉油香中了。
抓飯:
維(wei)吾(wu)爾(er)語稱“波勞(lao)”。是新疆維(wei)吾(wu)爾(er)、烏(wu)孜別克等民族人民喜愛的(de)一種飯(fan)(fan)食(shi),多(duo)凈手(shou)掇食(shi),故漢語稱之(zhi)為“抓飯(fan)(fan)”抓飯(fan)(fan)的(de)主要原(yuan)料有大米、羊肉、胡蘿卜、洋蔥和清(qing)油。用它(ta)們混合燜制出來的(de)飯(fan)(fan),油亮生(sheng)輝(hui),香氣四溢,味道可口。除(chu)此(ci)而外,還(huan)用葡萄干(gan)、杏干(gan)、桃(tao)干(gan)等干(gan)果(guo)做抓飯(fan)(fan),稱之(zhi)為甜抓飯(fan)(fan)或(huo)素抓飯(fan)(fan)。
油塔子:
形狀似塔,是維吾爾人喜愛的面油食品。其原料主要是面粉、煉好的羊油、清油、精鹽、花椒粉及純堿等。先用水和面,并揉成軟面,發上一個小時后加堿水揉好即可搟薄拉開,抹了羊油、精鹽和花椒粉,邊搟邊抹邊卷,然后擰成一個塔狀,擺在籠里蒸上半小時即成。
米腸子和面肺子:
用羊下(xia)水做的(de)一道名饌(zhuan)。做法是(shi)將(jiang)羊肺(fei)子(zi)和羊大腸(chang)(chang)洗凈,將(jiang)和好(hao)的(de)面用水洗出面筋,呈糊狀加(jia)油(you)和鹽(yan),灌入(ru)(ru)面肺(fei)內,然(ran)后扎(zha)緊氣(qi)管,放入(ru)(ru)水中(zhong)煮兩小時左右即成(cheng)。米腸(chang)(chang)子(zi)是(shi)用切碎的(de)羊肝、羊心(xin)、羊腸(chang)(chang)油(you)、加(jia)胡椒(jiao)粉、孜然(ran)粉、精(jing)鹽(yan)拌入(ru)(ru)大米,用水煮,待半小時,在(zai)腸(chang)(chang)中(zhong)扎(zha)眼使之漏(lou)氣(qi),煮一小時即熟。
新疆特色菜:
羊羔肉
介紹: 羊羔肉多選擇當年羯羊或周歲以內的羊。做法是把羊羔宰殺后,去其皮和內臟,洗凈后放在大鍋里煮,并放洋蔥、胡椒等佐料。煮肉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先用冷水煮,另一種是先用開水煮,無論哪種煮法,都要撈去浮在湯上面的血沫,等肉快熟時再放鹽。
烤羊肉串
介紹: 把羊肉和羊油切成薄片,肥瘦搭配地穿在細鐵釬上,放在長形的烤羊肉串爐上烤,然后撒些辣面、精鹽和孜然粉,數分鐘即熟。
奶茶
介紹: 奶茶的一般做法是先將磚茶搗碎,放入銅壺或水鍋中煮,茶燒開后,加入鮮奶,沸時不斷用勺揚茶,直到茶乳充分交融,除去茶葉,加鹽即成。
拉條子
介紹(shao): 拉(la)條(tiao)子用上好(hao)面粉和(he)(he)面拉(la)制而成,呈圓條(tiao)狀。做(zuo)拉(la)條(tiao)子的(de)關鍵是掌握好(hao)和(he)(he)面和(he)(he)拉(la)制兩個環節。和(he)(he)面時用鹽水,鹽要(yao)(yao)放得(de)適量,恰到好(hao)處(chu),面要(yao)(yao)和(he)(he)得(de)軟些為宜,揉透餳好(hao)。
想去新疆旅游,可以參考精彩的新疆七日游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