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峰介紹
神女峰在巫山縣東巫峽北岸,是巫山十二峰之一。一根巨石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宛若一個亭亭玉立、美麗動人的少女,故名神女峰。因為她站在群峰云巔,每天第一個迎朝霞,最后一個送晚霞,所以又名望霞峰。
巫山十二峰各有特色,有的若金龍騰空,有的如雄獅昂首,有的像少女亭亭玉立,有的似鳳凰展翅,千姿百態,嫵媚動人,其中以神女峰最秀麗最有名。神女峰聞名古今的原因有三:一是宋玉在“神女賦”中虛構了一個楚襄王與神女幽會的故事,一是神女瑤姬下凡助禹治水的傳說,一是峰側確實有一石聳立,形如少女。歷代騷人墨客都慕名而來,為此峰寫了許多詩詞歌賦。唐代詩人劉禹錫游神女廟后賦詩說:“巫山十二郁蒼蒼,片石亭亭號女郎。曉霧乍開疑卷幔,山花欲謝似殘妝。星河好夜間清佩,云雨舊時帶異香。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間眸就楚襄王。”李商隱一首無題詩中,有“神女生涯原是夢”一句,也是源出于此。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神女峰是西王母幼女瑤姬的化身,曾助夏禹開鏨河道排除積火,水患消除后,毅然決定留在巫山,為行船保平安,因而博得后人尊敬奉祀。根據「巫山縣志」記載:「赤帝女瑤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陽為神女。神女峰對岸飛鳳峰下現存授書臺,據說是瑤姬授書夏禹處。
三峽大壩蓄水后,游人泛舟神女的石榴裙下,仍需如現在一樣仰頭眺望,才能欣賞到神女的綽約風姿。
想了解當地完整的旅游信息(xi),請(qing)點擊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