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梁園景點介紹:
佛山梁園(圖)是佛山梁氏宅園的總稱,1984年重修后改稱梁園。梁園主要由“十二石齋”、“群星草堂”、“汾江草蘆”、“寒香館”等不同地點的多個群體組成,規模宏大。其中主體位于松風路先鋒古道,其他則位于松風路西賢里及升平路松桂里。
佛山梁園由當地詩書名家梁藹如、梁九章及梁九圖叔侄四人,于清嘉慶、道光年間(公元1796-1850年)陸續建成,歷時四十余年。時至民初,一代名園已瀕于湮沒。鑒于其歷史、藝術和觀賞價值,1882年,佛山市委、市政府首先對現存的群星草堂群體進行了搶救保護,1990年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繼而于1994年開始大規模的全面修復,總面積達21260平方米,使名園重光成為現實。
佛山梁園與順德清暉園、番禺余蔭山房及東莞可園并稱為清代廣東四大名園,也是嶺南園林的代表作。園中亭臺樓閣、石山小徑、小橋流水、奇花異草布局巧妙,盡顯嶺南建筑特色。佛山梁園素以湖水縈回、奇石巧布著稱嶺南;園內建筑玲瓏典雅,綠樹成蔭,點綴有形態各異的石質裝飾;不僅如此,梁園還珍藏著歷代書家法貼。秀水、奇石、名貼堪稱梁園“三寶”。
據有關資料介紹,“十二石齋”是梁九圖最初在松桂里興建的園林,其名稱叫做“紫藤(花)館”。后來,梁九圖在游覽衡山湘水,南歸之時,船過清遠,購得十二奇石,紋絡嶙峋,晶瑩剔透,潤滑如脂的大小黃臘石十二塊,運返佛山,以石盆乘之,羅列在館里。其中,最大一座名叫“千多窿”,梁九圖視若性命,因而將原館名改為“十二山石齋”,簡稱“十二石齋”。梁九圖曾《自題十二石齋》,詩云:“衡岳歸來興未闌,壺中蓄石當煙鬟。登高腰腳輸人健,不看真山看假山。”
門 票/開 放 時 間
10元,每日8:30-17:30開放
交 通:
5、18路
如想了解更多廣東省內旅游報價,詳情請點擊這里:廣(guang)東省內旅游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