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春節風俗
臘八兒:天津人稱臘月初八為"臘八兒",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許多天津人還在這天用醋泡大蒜,名"臘八醋"。"臘八醋"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
逛娘(niang)娘(niang)宮(gong):臘月十五開始,各式各樣的年貨全都上市,以娘娘宮為軸心的宮南宮北大街更是熱鬧非凡。男孩子到娘娘宮頭一個目標就是風葫蘆,成年男人到這里,忘不了買燈籠,女人們來這里多是"洗娃娃"的。從娘娘宮拴回的"娃娃"每年都要"洗一回",這是節前婦女必須做完的事情。
糖(tang)瓜祭(ji)灶: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升天的日子,家家要買糖瓜兒,等到夜里12點祭灶王爺。待香燃盡后,請下灶王像,點火燒了,大年三十再買新的灶王像,又叫"灶王碼子"換上,年復一年,都是這樣。
吊錢兒(er):吊錢兒是用彩紙剪刻成的圖案,貼在門窗的玻璃和橫棱上,作為春節喜慶氣氛的點綴。貼上的吊錢兒只能到正月初五那天損壞,否則就意味著一年不吉利。
"破五":天津人(ren)(ren)稱正月初五(wu)為"破五(wu)"。這一天,家家戶戶吃餃子,菜板要剁得叮咚響(xiang),讓四鄰聽見(jian),以(yi)示正在(zai)剁"小人(ren)(ren)"。天津人(ren)(ren)把不順(shun)心的事(shi)歸結到"小人(ren)(ren)"的身(shen)上(shang)(shang),除掉"小人(ren)(ren)"才能大吉大利,順(shun)順(shun)當(dang)當(dang),初五(wu)晚上(shang)(shang)放(fang)鞭(bian)炮,也有避邪免災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