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美食攻略:
湘菜是全國八大菜系之一,以其油重色濃突出,尤以酸、辣、香、鮮、臘見長。長沙是湘菜的中心,是全國聞名的美食之城。長沙人愛吃、會吃是出了名的。
長沙比較著名的風味湘菜主要有麻辣子雞、三層套雞、長沙麻仁香酥鴨、花菇無黃蛋、口蘑湯泡肚、發絲百頁、臘味合蒸等。在瀏陽河邊一些農民開的餐館里,可以吃到口味淳樸的“鄉里菜”,平日城里吃不到的紅薯粑粑、紅薯梗、芋頭梗等粗糧在這里都可以品嘗到。(詳見特色菜)
餐館推薦
火宮殿:如果想嘗嘗長沙的風味小吃,可以去火宮殿,那里的小吃品種很多,油炸臭豆腐、椒鹽馓子、姊妹團子、白粒丸等都做得很不錯。
地址:坡子街,靠近解放西路;五一路,芙蓉區五一大道93號。
辣(la)椒(jiao)炒(chao)肉土菜館:別看名字樸實不起眼,但是好到爆的生意,以及始終如一專注做好“辣椒炒肉”這一招牌菜的精神,足以讓長沙饕餮以及外地食客爭相光顧。
地址:芙蓉中路,近浦沅。
口味菜餐館:口味菜是近幾年風靡星城的一種烹飪方式,以“料猛、味重”深得嗜辣的長沙人喜愛。老字號的幾家口味菜館基本都隱于不起眼、甚至有些破爛的居民樓中,尤以瀏城橋下的“趙記”、“錢四”與“小李口味”等名頭響亮。
此外,長沙還不乏一些規模宏大、口碑長盛不衰的大型餐館和餐飲區,比較著名的有二環路友誼新村一帶(有一路吉祥、菩提樹等大型餐館)、湘江東岸風光帶(有秦皇食府、好食上登大型餐館)、錦繡廣場以及廣電中心附近號稱中國最大的景觀型餐廳——西湖樓。
口味蝦介紹:
口味蝦是前幾年興起于長沙教育街、南門口等地的特色小吃,后來蔓延至全城乃至全省,至今長盛不衰。口味蝦色艷、湯濃、味重、香辣無比,深受口味頗重的長沙人喜愛。起先,口味蝦以夜宵的形式走上餐桌,現在在全長沙已經有不少的專營口味蝦的特色餐館,比較知名的有南門口的“四娭毑”、八一橋下的“盛記”、“梅園”等。
一鴨四吃介紹:
湖南盛產鴨子,“一鴨四吃”是一道名菜,它是將一只鴨子做成烤鴨薄餅、鴨肉醬丁、鴨架豆腐湯和鴨油蒸蛋這四道菜。烤鴨薄餅與北京的片皮烤鴨差不多,也是將鴨皮蘸甜面醬夾京蔥包入薄餅卷食;鴨肉醬丁是將剔骨的鴨肉切成丁用油爆炒,加玉蘭片、紅椒、甜面醬、鹽、大蒜、醬油、味精等配料;鴨架豆腐湯是將鴨骨砍成塊狀煸炒,加入高湯后燉煮,之后加進豆腐和調料即可;鴨油蒸蛋是將雞蛋攪開后加入鴨湯和熟鴨油及作料,攪勻后蒸10分鐘,味特別鮮嫩。
柳德芳湯圓介紹:
柳德芳湯圓是長沙市的名特小吃,為柳德芳湯圓店獨家經營,創始于清道光(1821--1850)年間。其所制湯圓個大、糕糯、餡多,肉素兼備,咸、甜雙全。
花菇無黃蛋介紹:
花菇無黃蛋是長沙的傳統名菜,早在本世紀30年代即聞名遐邇。其制作的關鍵在于掌握火候,既要蒸熟,又不能讓蛋清流出,破壞造型。蔡海云制作的無黃蛋,蛋面光滑不破,質地異常鮮嫩。這種沒有蛋黃的雞蛋,往往讓食者驚嘆不已。
麻仁香酥鴨介紹:
麻仁香酥鴨是長沙特一級廚師石蔭祥的杰作,集松軟、酥脆、軟嫩、鮮香于一體。
臭豆腐介紹:
長沙的臭豆腐要數百年老店火宮殿最有名,進火宮殿的人沒有不吃臭豆腐的。1958年,毛澤東到長沙視察時,還專門到火宮殿吃了一頓臭豆腐。火宮殿的臭豆腐是用優質瀏陽豆豉加冬筍、香菇、曲酒等煮制的鹵水點成的,炸好的臭豆腐外脆里嫩,再澆上辣椒油、香油、醬油等調料,非常好吃。
除了火宮殿外,很多散落于民間小巷中的個人攤點味道也相當不錯,如南門口的“五娭毑”,買臭豆腐的隊伍經常要排成一條長龍。
椒鹽馓子介紹:
長沙制作馓子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椒鹽馓子的原料是白面粉、鹽和白胡椒粉,經過油炸而成的,它的特點是絲條粗細均勻,吃口香酥。
楊裕興面條介紹:
楊裕興面條口感柔韌,煮面條時講究寬湯、清水、滾開;湯料是用豬筒子骨加老母雞燉成的;從大眾化的肉絲面、酸辣面到高檔的蟹黃、瑤柱面,一應俱全,在楊裕興面館里吃面的客人從早到晚都很多。
德園包子介紹:
提到包子,長沙人必稱“德園”。德園包子皮薄餡大,富有彈性,糖餡由冰糖、玫瑰糖或桂花糖等拌成,香甜爽口;肉餡則用上好瘦肉拌上香菇和凍油等調料,油而不膩。每天早上在德園包點店前買包子的人都會排成長龍,成為長沙街頭一景。德園總店位于侯家塘。
麻辣子雞介紹:
麻辣子雞是具有濃厚地方風味的正宗湘菜名肴之一,有“有吃麻辣子雞就有吃湘菜”之說。麻辣子雞色澤金黃,皮焦肉嫩,麻辣入味,油潤鮮香。
發絲百頁介紹:
發絲百頁原為清真館李合盛“牛中三杰”之首,聞名遐邇。用料為牛百頁肚經過加工煮熟后,切成發絲細,與玉蘭片一起煸炒。這個菜吃起來脆嫩香滑,略有辣味,極其爽口。百頁牛肚質地軟韌,炒出菜來卻脆嫩無比,堪為奇絕。
姊妹團子介紹:
20年代初,有一對姓姜的姐妹在火宮殿的圩場賣團子,她們做的團子既好看又好吃,顏色瓷白,小巧玲瓏,糖餡的甜香不膩,肉餡的鮮嫩可口,外面的皮糍糯柔軟,姊妹團子從此出名,現在還能在火宮殿吃到。
想了解當地完整的旅(lv)游信息,請點擊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