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當地特色:
遼寧省自然風光奇特秀麗,名勝古跡眾多,旅游資源豐富多樣。千山、醫巫閭山、鳳凰山都是享譽中華的旅游名山。還有“北方桂林”冰峪溝、“華夏之寶”本溪水洞,“浪漫之都”大連等,風景美不勝收。
關東三大奇、三大怪
棒打獐子,瓢舀魚,野雞鉆進飯鍋里。”這三大奇講的是關東豐富的物產。人參、貂皮、鹿茸角是著名的“關東三寶”。
“窗戶紙糊在外,養好孩子孩吊起來,大姑娘吊個大煙袋。”這三大怪是過去關東獨特的民俗,“窗戶紙糊在外,大姑娘吊個大煙袋”反映了山民貧窮、單調的生活,現在已不多見了。而“養好孩子孩吊起來”,說的是將生下來的小孩放在“悠子車”里,悠子車用四跟麻繩栓好吊在天棚木桿上,推一把悠車,小孩在里邊悠哉游哉。
遼寧省是我國清王朝的發祥地,前清歷史和文物遺跡眾多。目前全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筑群之一的沈陽故宮,是清代開國時期留下來的宮殿建筑。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遼陽壁畫墓群等都是古代勞動人民遺留下的歷史結晶。
遼寧各地特色旅游節慶活動眾多。如沈陽國際冰雪旅游節、大連國際服裝節、賞槐會、中華煙花爆竹迎春會,鞍山千山國際旅游節、撫順滿族風情節、本溪楓葉節、丹東鴨綠江國際旅游節、盤錦紅海灘觀賞會和葫蘆島興城海會等,遼寧之旅將給你帶來全新的感受和難忘的回憶。
滿族風俗
滿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笊籬姑姑舞”是滿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這種舞的唱詞突出反映了滿族的服飾、飲食等傳統風俗。
滿人的服飾頗具北方游獵騎射民族的特點。男女老少日常穿的主要服裝是旗袍。在清朝,“旗袍”曾作為國服在全國推廣。它的樣式特點是:圓領,大襟,四面開禊,配以扣掛。女人穿的是直筒寬袖長袍,顯得修長秀麗,婀娜端莊。男人穿的是馬蹄袖袍掛,便于激烈動作和馬上運動。滿族婦女的旗袍很講究裝飾,在衣襟、袖邊、領口處都鑲嵌幾道花條或彩芽兒,有的要鑲上18道花邊,再配上五彩繽紛的“大綰袖”,艷麗而典雅。
滿族婦女一般不裹足,俗稱“大腳”,她們穿的是一種高跟木底的“旗鞋”,而滿族男人則以穿靴為主。
長期以來,滿族人從事農業,蒹有狩獵、采集等多種經營。主食是小米,喜粘食。善于養豬,喜食白肉血腸和豬肉酸菜燉粉條。逢年過節吃餃子,農歷除夕必須吃手扒肉。滿族的點心以“薩其馬”最為人們喜食。滿族人嗜好煙酒。
滿族人的住房,一般東南開門,其外形酷似口袋,三面設炕,西炕供奉祖先神位,俗稱“口袋房,蔓子坑”。
滿族滿族人有尊老敬祖的族風,每逢娶妻生子,造房遷居,就職榮升等重大喜慶事都要祭祖祈福,舉行隆重的“跳家神”祭祖儀式。
滿族主要禁忌
滿族人對狗情有獨鐘,不準打狗,不殺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穿帶狗皮袖頭的衣服,不要當著主人的面趕狗,更不能說狗的壞話,否則主人會認為你是當面侮辱他,會不客氣地下逐客令,這與他們重視狩獵活動有關。
滿族以“西”為上,特別忌諱一般人,尤其是年輕人坐西炕,更忌諱婦女在西炕上生孩子。
滿族人還忌(ji)諱打(da)喜鵲和烏(wu)鴉,忌(ji)在索羅(luo)桿上栓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