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避暑山莊介紹
位于承德市區北部,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山莊始建于1703年,前后歷時89年才全部竣工,占地564萬平方米,相當于頤和園的兩倍,有八個北海公園那么大。她不僅規模宏大,而且在總體規劃布局和園林建筑設計上都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山水的景觀特點和有利條件,吸取唐、宋、明歷代造園的優秀傳統和江南園林的創作經驗,加以綜合、提高,把園林藝術與技術水準推向了空前的高度,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最高典范。
山莊的建筑布局大體可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苑景區又可分成湖區、平原區和山區三部分。內有康熙乾隆欽定的72景。宮殿區位于山莊南部,包括“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已毀)四組建筑。正宮是宮殿區的主體建筑,包括9進院落,分為“前朝”、“后寢”兩部分。主殿叫“澹泊敬誠”,是用珍貴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這是清朝皇帝治理朝政的地方,各種隆重的大典也都在這里舉行。湖區雖然沒有頤和園的昆明湖那么大,但是由于洲島錯落,湖面被長堤和洲島分割成5個湖,各湖之間又有橋相通,兩岸綠樹成蔭,顯得曲折有致,秀麗多姿。湖區的風景建筑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勝建造的,如“煙雨樓”,是模仿浙江嘉興南湖煙雨樓的形狀修的。金山島的布局仿自江蘇鎮江金山。平原區主要是一片片草地和樹林。當年這里有萬樹園,園內建有不同規格的蒙古包二十幾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御幄蒙古包,是皇帝的臨時宮殿,乾隆經常在此召見少數民族的王公貴族、宗教首領和外國使節。1994年12月,避暑山莊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避暑山莊看點
康熙和乾隆先后擬定了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命名名并題詩,但36這個數字只是作為一個象征,所謂“移天縮地入君懷”是也。康熙題名均為四字,如煙波致爽、月色江聲、萬壑松風、云山勝地等,乾隆題名均為三字,如麗正門、松鶴齋、如意洲、春好軒、萬樹園等,這是區分“康熙三十六景”和“乾隆三十六景”的最明顯標志。
宮殿區:現以辟為避暑山莊博物館,分“避暑山莊概況”、“木蘭秋狝武備”、“八旗文物典章”、“帝后轎輿”、“御用瓷器、掛屏、鐘表、玻璃器皿以及各種工藝品”等多項專題陳列,藏品數萬件,其中國寶級珍品數百件,有的是歷史的直接見證,有的是價值連城的藝術品,其中最有趣的是一件康熙帝學習西方數學時使用的“銅鍍金手動計算機”;澹泊敬誠殿前兩座硅化木化石更是絕世奇珍。
山巒區:避暑山莊建筑有三絕,其中兩絕在山中文津閣:文津閣前小湖里“日月同輝”是一絕;文津閣外九曲亭上彩畫從不同位置看有不同效果是二絕。山區兩座相對而立的山峰是山莊的制高點,峰頂各有一座涼亭,一個叫“南山積雪”,另一個叫“四面云山”。坐在亭中,俯瞰山莊中的山水建筑歷歷在目,遠眺外八廟和四周山上的奇峰怪石一覽無余,兩亭對視則距離雖近卻有深塹阻隔,有咫尺天涯之嘆。
湖泊區:康乾七十二景中,近一半在湖區。山得水則活,有了水的點綴,山莊亦多了幾分溫婉可人。在塞外草原上再造典型江南水鄉風貌,令人不能不驚嘆園藝師的智慧和膽略。湖中煙雨樓仿嘉興,金山亭仿鎮江,這樣的乾坤大挪移也是乾隆所最鐘愛的皇家氣概。
平原區:避暑山莊是清朝皇帝接見蒙滿藏回各路王公的地方,每次大會必有篝火、歌舞、宴飲,甚至小型的圍獵。出于這種需要,平原區建筑很少,一切布置均仿蒙古族風俗,形成一派草原風光。游客在園內游玩,走累了可以在草地上隨意坐臥,看當地人舉家出游,野餐,放風箏,別是一種閑適悠然。
避暑山莊導游
避暑山莊面積廣大,如果只有一天時間,如下線路可以囊括山莊內的大部分精華:麗正門>>內午門>>澹泊敬誠殿>>四知書屋>>煙波致爽殿>>云山勝地樓>>采菱渡>>如意洲>>煙雨樓>>滄浪嶼>>長湖>>文津閣>>熱河泉>>金山亭>>水心榭>>東宮遺址>>德匯門。
避(bi)暑山莊門票·開放(fang)時(shi)間
門票:旺季90元,淡季60元。
開放時間:8:00-17:30
小貼士:
1.山莊周圍賓館很多,山莊內的賓館條件差而房價貴,如果是為了省門票而入住沒有什么必要,唯一的好處是可以領略山莊夜景。
2.游覽避暑山莊強烈建議請導游,或至少蹭聽。不但能增長很多人文歷史知識,也能聽到各種有趣傳說,為美景增色不少,而且很多精華點位置較為偏僻或乍看不引人注目,有人指點才不會錯過。
避暑山莊交通
避(bi)(bi)暑(shu)山莊(zhuang)在承德市區內,交通方便(bian),從承德火車(che)站前(qian)乘5、7、11、15路(lu)公交車(che)可達。出租車(che)5元(yuan)起步,當(dang)地人(ren)不(bu)習慣打表(biao),一般市區內任何(he)一點到避(bi)(bi)暑(shu)山莊(zhuang)都不(bu)超過10元(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