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道”地區是天津名居名宅最為集中的地區,在天津中心市區的南部,東、西向并列著以中國西南名城成都道、重慶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及馬場道為名的六條街道。天津人把它稱作“五大道”,又被稱為五大道地區。游覽“五大道”,看看天津的“小洋樓”,實際上是漫步在建筑藝術長廊上的一次趣味旅行。這里被譽為“萬國建筑博覽會”,因小洋樓多、保存完整、建筑風格多樣以及體現出的中西文化的沖突、交融而著名,總建筑面積超過99萬平方米,匯聚著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國各式風貌建筑230多幢,名人名宅50余座,這些風貌建筑從建筑形式上豐富多彩,有文藝復興式、希臘式、哥特式、浪漫主義、折衷主義以及中西合璧式等,構成了一種凝固的藝術。
馬場道是五大道地區修筑最早、最寬、最長的馬路。馬場道121號小洋樓,原為英僑學者達文士居住,稱“達文士樓”,這座典型的西班牙花園別墅,是五大道上最早的建筑。坐落在馬場道上的還有原北疆博物院和工商學院。北疆博物院是中國早期博物館之一,創建于1922年,建筑為平面“工”字形,具有羅馬建筑風格。工商學院建于1925年,主樓三層帶地下室,外檐大塊蘑菇石墻面,曼塞爾式瓦頂,圓形大鐘,為法國羅曼式建筑風格。
道路兩旁綠樹掩(yan)映(ying)著風(feng)格(ge)各異的小(xiao)洋樓,漫步其間(jian),使人感到路、房、樹的空(kong)間(jian)尺度(du)恰到好處(chu)。睦(mu)南道20號(hao)為(wei)(wei)孫殿(dian)英舊(jiu)宅(zhai)。建于1930年,為(wei)(wei)三層帶地下室的西洋古典公(gong)館,頗為(wei)(wei)豪華氣派(pai)。24號(hao)為(wei)(wei)中國近代(dai)外交家顏惠慶舊(jiu)居,建筑(zhu)具有歐洲古典建筑(zhu)風(feng)格(ge)。28號(hao)的羅(luo)馬柱廊(lang)意式公(gong)館為(wei)(wei)天津八大家“李(li)(li)善(shan)人”的后代(dai)李(li)(li)叔福舊(jiu)居。50號(hao)為(wei)(wei)張學(xue)良二弟張學(xue)酩(ming)舊(jiu)居,紅磚清(qing)水墻,坡瓦頂,具有英國庭院別墅風(feng)格(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