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瀘州節日介紹:
四川瀘州少數民族以苗族人口為最多,在這里可以感受到較濃郁的苗族風情。苗族節日較多,較隆重的節日有苗年、踩山節、四月八、吃新節、趕苗場等。
瀘州(zhou)節日(ri)介紹-踩山(shan)節(花(hua)山(shan)節、花(hua)桿地)
時間: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間。
地點:各苗族村寨。
活動:祈求賜福、保佑苗家人平安昌盛。節日期間,苗族同胞們身著盛裝到村寨邊寬闊的草坪上,舞獅燈、打秋千、吹竹葉、奏簫筒,人們還在山上豎起一根染成紅藍配12節的“花桿”以示向天祈子,青年男女們在這歌舞狂歡中尋找終身伴侶,祈求上蒼賜福。踩山節持續三天,這三天中苗寨舞步翩翩歌聲繚繞十分熱鬧。
瀘州(zhou)節日(ri)介(jie)紹(shao)-吃牛(niu)節
活動:“吃牛節”是苗家最隆重的祭祀古俗,從追溯它的根源可以明白,這個節日與其說是“祭神”,倒不如說是在向“神”挑戰,檢閱人們征服“神”的力量。
瀘州節日介紹-趕苗場
時間:農歷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舉行兩次。
地點:流行于敘永縣、古藺縣一帶。
活動:趕苗場的起源,相傳是苗族人在一次起義失敗后形成的。官府不讓他們聚會。人們便以到場壩吹蘆笙娛樂為名,秘密聯系,后來逐漸演變為固定的節日。
四川瀘州節日介紹-贈帶節
時間:農歷二月初五舉行。
地點:流行于敘永縣下東一帶。
活動:屆時,方圓數十里的青年男女。如雙方中意,便可互贈腰帶,作為訂婚禮物。事后反悔者,可索回腰帶,解除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