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件行(xing)為(wei)惡劣,且不是(shi)孤(gu)例
近(jin)日新聞報道(dao),3名中國(guo)公民(min)經越南芒(mang)街口岸回國(guo)時,被越南邊檢人(ren)員(yuan)(yuan)索要小費,發生摩(mo)擦(ca)后,邊防(fang)人(ren)員(yuan)(yuan)毆打致3根肋(lei)骨(gu)骨(gu)折。氣焰如此(ci)囂張,確(que)實(shi)讓(rang)人(ren)憤怒(nu)。但猖狂不(bu)是一天(tian)養成的,背后的原因(yin)值得(de)分析。
要點讀(du)解:
此事件行(xing)為(wei)惡劣,且不是(shi)孤(gu)例
沒有過(guo)多渲染(ran),中國人民(min)的憤怒已經到達頂峰。
近(jin)日,3名(ming)中國(guo)游(you)客準備回國(guo),僅(jin)僅(jin)是確認(ren)一下是否需要給“小費”(去的(de)時候(hou)已(yi)經給過(guo)),就被(bei)七八個(ge)穿著軍裝的(de)邊防人(ren)員沖上(shang)來毆打(da),打(da)完之后,又拉進(jin)辦公室(shi)繼續(xu)毆打(da)。
根據醫院出據的診斷證明,其中一名游客右側第3、4前肋及左側第4前肋骨骨折,頭、頸、背部多處軟組織挫傷。
這(zhe)只是(shi)3個普通的中國游(you)客(ke),他(ta)們也(ye)僅僅是(shi)低調地確認一下是(shi)不是(shi)一定要掏(tao)“小費”,就(jiu)遭如此(ci)暴行,我們是軟(ruan)柿子(zi)嗎?
就在去年5月,還是越南,還是邊檢人員,因為索要小費遭拒,竟然扣下一個孩子的護照,要求母親交100元才能出關,在網友拍攝的現場視頻中,有邊檢人員拿出了電擊槍向游客揮舞。
邊檢人員(yuan)甚至掏出了(le)電擊槍
這是“習慣的(de)潛規(gui)則,不如說是一種病態”
這(zhe)是長期(qi)息事(shi)寧人、以金錢換便(bian)捷的苦果。很(hen)多旅(lv)行(xing)社把在東(dong)南亞(ya)的行(xing)賄行(xing)為列為“旅(lv)游須知”,久而久之這(zhe)種“小費”便(bian)順理(li)成(cheng)章地成(cheng)立(li)了(le)。
俗話說得好,拿人(ren)手短。沒有無(wu)緣無(wu)故的囂張。
國內(nei)某些旅行社要(yao)通(tong)常乖乖交(jiao)出“小(xiao)費”,大都是跟團(tuan)游客(ke)。在入關前反復交(jiao)待過“盡快通(tong)關,不(bu)要(yao)耽誤時間給(gei)全團(tuan)人找麻煩。”這一定會助長邊檢人員勒索小(xiao)費的氣焰。
勒(le)索的(de)依(yi)據是什么呢?
沒有依據,就是(shi)各種找茬。比如(ru),一個常見(jian)的情況是(shi),東南亞國(guo)家的(de)邊檢人員(yuan),會(hui)以“游客在入境時(shi)沒(mei)有蓋(gai)入境章”為由要錢。
而中國游客(ke)相對歐美(mei)游客(ke),英(ying)語水平差,遇(yu)到邊檢(jian)盤(pan)問無法(fa)順(shun)利回答過關,反(fan)正邊檢(jian)要的錢(qian)(qian)又不多(duo),又怕(pa)麻煩,自然(ran)乖乖掏(tao)錢(qian)(qian)。這常見的以錢(qian)(qian)辦事!
對于這種不合理的行為,某(mou)些旅(lv)行社推波助瀾。建議中國游客準備好零錢,甚(shen)至在邊檢(jian)還沒索要時,主動遞交。因為如果某個沒交錢的(de)(de)旅客被扣留,會影響整個團隊的(de)(de)行程(cheng)。這么說來,給錢是最(zui)快速、最(zui)安全的(de)(de)方法。
正是因為中國(guo)游客“花錢買平(ping)安”的(de)心態,向東南亞國(guo)家邊檢人(ren)員行(xing)賄,逐漸形成慣例。這些國家的公職人員,胃口越來越大(da),脾氣也見(jian)長。
越方:你給我小費(fei)天(tian)經地義(yi),不(bu)給別(bie)想(xiang)進(jin)去(qu)!
受害者
國人對索賄(hui)行為接受程度高
邊境(jing)人員索要這筆錢,是(shi)小(xiao)費嗎(ma)?當(dang)然不(bu)是(shi)。在東南亞國(guo)家,服務業確實有收小(xiao)費的(de)習慣(guan)(guan),很多歐美國(guo)家,也(ye)有給小(xiao)費的(de)慣(guan)(guan)例(li),但這(zhe)都和公(gong)職人員無關。
把賄金說成小費,淡化(hua)了(le)這種行為的惡(e)劣,變成了(le)文化(hua)差異,變成了(le)理所應當。
再美,我可(ke)能不會再去(qu)了(le)
東南亞國家有很多小島,歐美人喜歡去島嶼度假,所以東南亞國家的游客構成中,歐美人占很大比例。以泰國蘇梅島為例,基本只有三種人:泰國本地人、歐美人、中國人。沒法斬釘截鐵地說,歐美游客在東南亞國家一定不會有類似遭遇。
但可以肯定的是,向索取中國人已成理所當然的病態。
從(cong)某東南亞國家(jia)入境時,邊(bian)檢人員專(zhuan)門讓中國人去某幾個窗口排隊(dui),后(hou)來發現(xian),這樣做(zuo)是為了把中國人分成幾條(tiao)隊(dui)伍,確保其中沒有他(ta)國游客,這樣方便(bian)集中收錢,而不影響(xiang)其他(ta)隊(dui)伍的(de)效率。
東南亞各國過境官,索賄的金額從一美金到十塊人民幣,到二十人民幣,再到100、300,就是被慣出來的。
據一位網友介紹,因(yin)為不(bu)給小費,整個過(guo)關(guan)的隊伍卡住(zhu)了,后面(mian)排隊的中國游(you)客大(da)吼(不(bu)是(shi)(shi)吼邊境官(guan),是(shi)(shi)吼同胞)“你們不(bu)走別(bie)(bie)擋著別(bie)(bie)人的路” “就是(shi)(shi)十塊錢,多(duo)大(da)回(hui)事。”
官方:不合理要求更要義正辭嚴地(di)說,NO!
第一,如果是跟團游,旅行社應該負起保護旅客的責任,而不是只為自己省事,而教旅客“準備好零錢”;
第(di)二,既然類似事件(jian)這么(me)多,那么(me)一些(xie)官方的旅(lv)游(you)(you)協會(hui),應該就這一問題,向境外(wai)對接的旅(lv)游(you)(you)機構(gou)提出抗議(yi)、交涉,讓當地的旅(lv)游(you)(you)部(bu)門去做協調,在很(hen)多旅(lv)游(you)(you)勝(sheng)地,旅(lv)游(you)(you)部(bu)門說話是有一定分量的;
第三,遇到暴力事件,外交部門應該出面,最嚴重的情況可以召見國外駐華大使。
但是(shi),畢竟這是(shi)國外邊檢的行為(wei),他們收不收這個錢,不是(shi)中國官方能(neng)決定的。
要(yao)想長期、有效地(di)保(bao)護自己,最直接的方式應該(gai)是:每一個出國旅行的游客(ke),在(zai)遇到索賄行為時,都義正辭嚴地(di)跟他說“NO!”
介紹一個拒絕小費(fei)的成(cheng)功案例(li)
要讓(rang)東(dong)南亞各國邊檢知道,中(zhong)國人(ren)也反感這(zhe)種行為。
中國人不能把無所(suo)謂(wei)的(de)將就(jiu)過分地表現,只會讓我們顯得(de)懦弱好(hao)欺負。
對(dui)于不合(he)理的(de)要求,必須拒絕,這并(bing)不是金(jin)錢(qian)多少(shao)的(de)問題,而是尊嚴(yan)上的(de)捍衛。
這或許是文化層面的因素。很多(duo)國人不覺得被索(suo)賄(hui)是一(yi)件(jian)多(duo)么嚴重的事(shi),可能(neng)和平日里的生活體驗有關,十幾塊錢換(huan)便利換(huan)平安,可能(neng)還(huan)沾(zhan)沾(zhan)自喜覺得自己(ji)是vip。
誰(shui)不遵守這個潛規(gui)則,反而變(bian)成討厭的(de)人(ren)(ren),影響集體的(de)人(ren)(ren),不懂事的(de)人(ren)(ren)。
為什么中國人總是外方索取的對象?
就因(yin)以上所(suo)說的(de)種種原因(yin),希望大家能醒醒,在國(guo)外你代(dai)表(biao)的(de)是(shi)中國(guo),別(bie)懦(nuo)弱(ruo)給他們看。
請國人記住,不管(guan)在(zai)國外(wai)遇到什么難以解決(jue)的事情,都可(ke)以撥打(da) 中國(guo)外交部全球(qiu)領(ling)事保護與服務(wu)應(ying)急(ji)呼叫中心“12308”24小時(shi)熱線 來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