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已經駐足過浪漫的法國巴黎
看遍瑞(rui)士的(de)純美山水
乘坐(zuo)過意大(da)利威(wei)尼斯的貢多拉船……
但其實
波(bo)羅的海這(zhe)些小國,低調人(ren)少卻讓人(ren)驚艷
它們也許不被大(da)眾(zhong)所(suo)熟知
卻個個美得像意外!
你不可錯過!
波(bo)蘭入選2018十大物有所值目的地,
塔林更是十大物有所值目的地第(di)一名,
lonely planet今年把目光轉向了波羅的海一帶。
歷史(shi)底(di)蘊與純美(mei)風光
波羅的海是歐洲北部的內海、北冰洋的邊緣海、大西洋的屬海。海域養育了周邊的一眾國家,也是北歐地區最重要的航道。地中海的陽光燦爛孕育了一個個熱情如火的文明,而冷靜清冽的波羅的海民族明顯更為嚴肅認真。
古樸﹒愛(ai)沙(sha)尼亞
愛沙尼亞被譽為全世界空氣質量最優最舒適的國家,首都塔林也被譽為“洗肺圣地”。游覽中世紀古都塔林,靜謐悠遠的古墻和窄巷,一步一風景,讓人遠離世俗塵囂。
lonely planet把塔林選為2018十大物有所值目的地第一名,它的入選理由是“在市政廳的塔樓上,可以免費看到全城的中世紀建筑和波羅的海的美景”,“新興的塔林創意城和卡拉馬亞區,不僅物美價廉,且驚喜不斷”。
塔林市政廳
▲
塔林市政廳及市政廳廣場,是這座城市最有生活氣息的地方,11世紀開始,人們就開始在這兒擺攤設點,而每年更是有很多人專程飛來愛沙尼亞,來參加這里最溫暖的圣誕集市。
亞里沙(sha)大(da)·涅(nie)夫斯基大(da)教堂
▲
如果說塔林是一個有著蘇聯色彩的城市,亞里沙大·涅夫斯基大教堂就是最好的證明,這個有著孔雀藍洋蔥頂的東正教大教堂,位于國會建筑群的對面,僅有100年的歷史。
多元﹒立陶宛
立陶宛的首都維爾紐斯是被UNESCO認(ren)證(zheng)過的(de)世遺古城。在歷史上,維爾紐斯曾因為各種政(zheng)治及(ji)軍(jun)事(shi)的(de)原因而屬于不同的(de)國家。
維爾紐斯大教(jiao)堂
▲
對于立陶宛人來說,這個是一個略尷尬的宗教場所,最初建于14世紀的教堂是立陶宛國家的精神象征,20世紀蘇聯人曾一度將它改為美術館,不過在立陶宛獨立后,這里又恢復了它的宗教地位。
教堂后端的圣卡西米爾禮拜堂是這個國家級教堂的亮點,巴洛克式的圓頂下裝飾著圣卡西米爾(也就是立陶宛守護神)的壁畫。
圣安妮(ni)教(jiao)堂
▲
這個暗紅色的哥特式教堂由33種不同類型的紅磚構成,是該類型教堂登峰造極的一個產物,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圣安妮始建于15世紀,多次被破壞后又被重建。
坊間傳說當年拿破侖路過此地時想把圣安妮搬走帶回巴黎,不知這個故事是人們對教堂藝術造詣的認可,還是它多舛命運的真實寫照。
文化﹒拉脫維亞
被稱為“波羅的海跳動的心臟”的里(li)加是拉脫維亞的首都。在中央市集真切感受一把當地生活氣息;更可以在露天民俗博物館,窺探拉脫維亞民族的縮影。
黑頭(tou)宮
▲
黑頭宮建于1344年,是位于拉脫維亞首都里加老城的一座建筑,屬于黑頭兄弟會。這座建筑在1941年遭到德國飛機轟炸,成為廢墟。目前的建筑重建于1995年。黑頭宮是老城最華麗的建筑之一,每天都會吸引無數人們來此駐足停留,拍照留念。
歷史風華(hua)﹒波蘭
從戰爭中重生的華(hua)沙(sha),是音樂詩人肖邦的(de)故(gu)鄉,700多年歷(li)史的(de)老城(cheng)被列為世界(jie)文化(hua)遺產。在第二次世界(jie)大戰中這里遭到(dao)嚴重破壞,不(bu)過經(jing)過幾十年華沙人民的(de)精心修(xiu)復已經(jing)成(cheng)為了一座美麗的(de)現(xian)代化(hua)城(cheng)市。
華沙王宮
▲
它建于13世(shi)紀(ji)末,又稱華沙(sha)(sha)城堡,原是(shi)土木結構。華沙(sha)(sha)王宮是(shi)波(bo)蘭國家歷史傳統(tong)的象征,也是(shi)民族興衰的見證者。
看(kan)遍了世界名城的風光
不如走(zou)進低調卻驚艷的小城
古樸(pu)神秘的(de)歷史沉淀,潔凈清新的(de)空氣
總(zong)有一個理由讓你愛上波羅的(de)海的(de)城市!
你還想錯過它(ta)們(men)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