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
地理位置:歐洲西部,位于北大西洋愛爾蘭島上,英國島西邊。東北與英國的北愛爾蘭相連,東隔愛爾蘭海與圣喬治海峽和大不列顛島相望,西臨大西洋。 地理坐標:北緯53度/西經8度 面積(ji)比較:比重慶市(shi)小(xiao)一(yi)些(xie)(xie),比寧(ning)夏回族自治(zhi)區大一(yi)些(xie)(xie)。 國(guo)土邊界線:總計360公里。接壤國(guo)家:英國(guo),360公里。 海岸線:1448公里 海洋(yang)主權:領(ling)海,12海里(li);專署捕魚區,200海里(li)
極(ji)制(zhi)點:最(zui)高(gao)點為Carrauntoohil山,1041米;最(zui)低點為大西洋(yang),0米。 自然資源:天然氣,泥(ni)煤,銅,鉛,石墨,鋅,銀,重晶 石(shi),石(shi)膏(gao),石(shi)灰石(shi),白云(yun)石(shi)。 土地應用比例: 水田:無 自然風險:無 現環境問題:水污染,特(te)別是湖泊,問題來(lai)自農業廢品 人(ren)口:4062235人(ren)(2006年(nian)7月)。大部為愛爾蘭(lan)人(ren);居民95%信羅馬天主教。 年齡層結構: 平均年齡: 人口增長率:1.15%(2006年) 出生率(出生/一千人(ren)):14.45‰(2006年) 死亡(wang)(wang)率(死亡(wang)(wang)/一千(qian)人):7.82‰(2006年) 凈移民率(移民/一(yi)千(qian)人):4.87‰(2006年(nian)) 性別比例: 嬰兒死亡率(死亡/一千成活): 平均壽命: 總生(sheng)育率:1.86出(chu)生(sheng)/1女性(2006年) 艾滋病成(cheng)人感染率:01%(2001年) 艾(ai)滋病感染(ran)人數(shu):2800(2001年) 艾(ai)滋病(bing)死亡人數:少(shao)于100人(2003年) 國籍:愛爾蘭籍 文化體(ti):凱(kai)爾特(te)人(ren),英國人(ren) 宗教(jiao):羅馬天主教(jiao)88.4%,愛爾蘭(lan)教(jiao)會(愛爾蘭(lan)圣(sheng)公會,為(wei)基督教(jiao)新教(jiao)的一派)3%,其他(ta)基督教(jiao)1.6%,未表明(ming)2%,無(wu)信仰3.5%(2002年) 語(yu)言:英語(yu)(官方(fang))為(wei)通用語(yu)言。愛爾(er)蘭語(yu)(官方(fang))(或稱凱爾(er)特語(yu))只有少數人使用,西海岸地區為(wei)多。 文化層: 政府 國名: 政府體制:議會(hui)共和制(議會(hui)民主) 首都(dou):都(dou)柏林(lin)(Dublin) 行政區: 獨(du)立日:1921年12月6日(以(yi)《英愛條約》從英國脫離(li)) 法定假(jia)日:3月17日,Saint Patrick"s Day,圣巴(ba)特里克(ke)節,每年3月17日,美(mei)國和愛(ai)爾蘭的基督教徒紀(ji)念愛(ai)爾蘭的守(shou)護神,圣帕特里克(ke)。 憲法:于1937年(nian)6月14日(ri)經議會(hui)通過,同年(nian)7月1日(ri)經全民公投被采用,同年(nian)12月29日(ri)生效。 法(fa)律系統:基于英國習慣法(fa),以(yi)本土(tu)習俗充分(fen)改良;立法(fa)司法(fa)審查(cha)于最高法(fa)院(yuan)執行;沒有加納強制性聯合國國際(ji)法(fa)院(yuan)權限。 選(xuan)舉權:18歲以上(shang)全體公民(min) 執政機構: 憲法(fa)規定內閣人(ren)數不(bu)超過15人(ren),其中上議院議員(yuan)不(bu)得超過2人(ren),同時總(zong)理(li)(li)、副總(zong)理(li)(li)(Tánaiste)、財(cai)政(zheng)部長(chang)必須是下議院議員(yuan)。愛(ai)(ai)爾(er)(er)蘭執政(zheng)黨(dang)現為(wei)總(zong)理(li)(li)伯蒂·埃亨(Bertie Ahern)所(suo)領(ling)導(dao)的愛(ai)(ai)爾(er)(er)蘭共(gong)和黨(dang)(Fianna Fáil)和副總(zong)理(li)(li)瑪麗·哈尼(Mary Harney)所(suo)領(ling)導(dao)的愛(ai)(ai)爾(er)(er)蘭進步民主(zhu)黨(dang)。主(zhu)要在野黨(dang)為(wei)愛(ai)(ai)爾(er)(er)蘭統一(yi)黨(dang)(Fine Gael)和愛(ai)(ai)爾(er)(er)蘭工黨(dang)。其他(ta)小黨(dang)如新(xin)芬黨(dang)(Sinn Féin)和愛(ai)(ai)爾(er)(er)蘭綠黨(dang)也持(chi)有下議院席位。 司法機構:最高法院 政黨(dang)(dang)(dang)(dang)(dang)與黨(dang)(dang)(dang)(dang)(dang)魁(kui)(kui)(kui):愛(ai)爾蘭共(gong)和黨(dang)(dang)(dang)(dang)(dang)(Fianna Fail,黨(dang)(dang)(dang)(dang)(dang)魁(kui)(kui)(kui)Bertie AHERN);愛(ai)爾蘭統一黨(dang)(dang)(dang)(dang)(dang)(Fine Gael,黨(dang)(dang)(dang)(dang)(dang)魁(kui)(kui)(kui)Enda KENNY);綠黨(dang)(dang)(dang)(dang)(dang)(Green Party,黨(dang)(dang)(dang)(dang)(dang)魁(kui)(kui)(kui)Trevor SARGENT);勞動黨(dang)(dang)(dang)(dang)(dang)(Labor Party,黨(dang)(dang)(dang)(dang)(dang)魁(kui)(kui)(kui)Pat RABITTE);愛(ai)爾蘭革(ge)命(ming)民(min)主黨(dang)(dang)(dang)(dang)(dang)(Progressive Democrats,黨(dang)(dang)(dang)(dang)(dang)魁(kui)(kui)(kui)Mary HARNEY);新芬黨(dang)(dang)(dang)(dang)(dang)(Sinn Fein,黨(dang)(dang)(dang)(dang)(dang)魁(kui)(kui)(kui)Gerry ADAMS);社會黨(dang)(dang)(dang)(dang)(dang)(Socialist Party,黨(dang)(dang)(dang)(dang)(dang)魁(kui)(kui)(kui)Joe HIGGINS);工(gong)人黨(dang)(dang)(dang)(dang)(dang)(The Workers" Party,黨(dang)(dang)(dang)(dang)(dang)魁(kui)(kui)(kui)Sean GARLAND) 外交:奉行中立政策,不參加任何軍(jun)事(shi)集團。1999年12月加入北約“和平伙(huo)伴關系計劃”,但重申(shen)無(wu)意加入北約。 重視發(fa)展(zhan)同(tong)英美(mei)(mei)及(ji)歐盟的關系。重視聯合國的作用,積極參加(jia)維和行動。積極拓展(zhan)海外(wai)市(shi)場(chang)。[但現在愛爾蘭香儂機場(chang)被愛爾蘭政府提供給美(mei)(mei)軍(jun)(jun),做為美(mei)(mei)軍(jun)(jun)在歐洲(zhou)的軍(jun)(jun)事補給基(ji)地。這一做法有違愛爾蘭政府的中立政策,因此經(jing)常有愛爾蘭本地人示威游行,抗議(yi)將(jiang)香儂機場(chang)提供給美(mei)(mei)軍(jun)(jun),但毫無(wu)效果。(2006年(nian)8月)] 與(yu)中(zhong)國(guo)關系:1979年6月(yue)22日(ri),愛爾(er)蘭(lan)與(yu)中(zhong)國(guo)建交。1998年9月(yue),愛爾(er)蘭(lan)總(zong)理(li)(li)埃亨訪問(wen)(wen)(wen)中(zhong)國(guo)。2001年9月(yue),中(zhong)國(guo)國(guo)務院總(zong)理(li)(li)朱镕基應邀訪問(wen)(wen)(wen)愛爾(er)蘭(lan)。2003年10月(yue),愛爾(er)蘭(lan)總(zong)統麥卡利斯(si)對中(zhong)國(guo)進行(xing)國(guo)事訪問(wen)(wen)(wen)。2004年5月(yue),溫(wen)家寶總(zong)理(li)(li)對愛爾(er)蘭(lan)進行(xing)正式訪問(wen)(wen)(wen)。2005年1月(yue),愛爾(er)蘭(lan)總(zong)理(li)(li)埃亨中(zhong)國(guo)進行(xing)正式訪問(wen)(wen)(wen)。 中愛兩國2002年貿(mao)易額(e)達到14.6億美元,2003年貿(mao)易增幅高(gao)達60.5%,貿(mao)易額(e)超過23億美元。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從左至右由綠、白、橙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綠色代表信仰天主教的愛爾蘭人,也象征愛爾蘭的綠色寶島;橙色代表新教及其信徒,這一顏色還取意于奧倫治·拿騷宮的色彩,也表示尊貴和財富;白色象征天主教徒和新教派教徒之間永久休戰、團結友愛,還象征對光明、自由、民主與和平的追求。 經濟: 經濟概況:愛爾蘭(lan)是一個在1995-2004間,每年(nian)以(yi)7%的(de)平(ping)均增(zeng)長速度發(fa)展起來的(de),小而現代(dai)的(de),依(yi)賴貿易的(de)經濟體系。 農業(ye)曾是愛(ai)爾(er)蘭最(zui)重要(yao)的(de)(de)部分(fen),但現在已經逐(zhu)漸(jian)被生產業(ye)和(he)服務(wu)行業(ye)所(suo)壓縮(suo)了(le)重要(yao)性(xing)。生產業(ye)占據了(le)46%的(de)(de)GDP,有80%出(chu)口(kou),和(he)29%勞動力。盡管出(chu)口(kou)確保(bao)了(le)愛(ai)爾(er)蘭經濟(ji)增(zeng)長的(de)(de)首要(yao)動力,經濟(ji)還同樣收益于消費、建筑、和(he)經濟(ji)投資(zi)。人均GDP高于10%,盡次于第一位的(de)(de)盧森(sen)堡。在過去(qu)十(shi)年里,愛(ai)爾(er)蘭政府(fu)執行了(le)一系列(lie)的(de)(de)國家(jia)經濟(ji)計劃,以(yi)調整公市價格和(he)通貨膨脹,減少政府(fu)開銷(xiao),增(zeng)加(jia)勞動力技術,和(he)促(cu)進外(wai)企投資(zi)。愛(ai)爾(er)蘭和(he)另外(wai)11個(ge)歐(ou)(ou)洲(zhou)成員國于2002年1月(yue)1日加(jia)入歐(ou)(ou)元貨幣的(de)(de)流通。 愛爾蘭與(yu)中國(guo)的(de)(de)(de)貿易種類(lei)十(shi)分(fen)之(zhi)多,兩國(guo)在教育互動上尤其有(you)很大(da)的(de)(de)(de)交流。中國(guo)人(ren)自2000年起,給愛爾蘭的(de)(de)(de)經濟帶來了(le)很大(da)的(de)(de)(de)幫助。勞動力(li)、消費、通信(xin)、餐(can)飲、教育、文(wen)化等(deng)等(deng)。大(da)數量的(de)(de)(de)中國(guo)人(ren)甚至帶動了(le)愛爾蘭網絡寬帶的(de)(de)(de)普及。2003年一(yi)年,愛爾蘭單從(cong)中國(guo)人(ren)收取學費,便達到了(le)上億歐(ou)元。 全國(guo)土地四分之三為草地和牧(mu)場,主(zhu)要(yao)飼養牛(niu)(niu)、豬、羊。畜產品(pin)約占全部輸出的半數,以(yi)牛(niu)(niu)肉和乳品(pin)為主(zhu),活(huo)牛(niu)(niu)出口居世界前列(lie),主(zhu)要(yao)運往英國(guo)。農(nong)(nong)作物以(yi)大麥、小麥、馬鈴薯、甜(tian)菜等(deng)較重(zhong)要(yao),糧食不能(neng)自給。旅(lv)游業收入僅(jin)次于農(nong)(nong)牧(mu)業,每(mei)年(nian)旅(lv)客達170萬人。六十年(nian)代起,工業發展較快(kuai),有紡(fang)織、機(ji)械(xie)、化學(xue)、肉類等(deng)食品(pin)加(jia)工、飲料(啤酒(jiu))、煙草等(deng)。1973年(nian)加(jia)入西歐共同市(shi)場,對英國(guo)以(yi)外諸國(guo)貿(mao)易正逐步增加(jia)。進口化學(xue)品(pin)、肥料、機(ji)械(xie)、電器(qi)、車輛(liang)及零件(jian)、紡(fang)織品(pin)、油類、谷物等(deng)。 GDP(購(gou)買(mai)力平價):$1646億(2005年) GDP(官方兌換率):$1884億(2005年) GDP(實際增(zeng)長(chang)率):4.7%(2005年) GDP(人均):$41000(2005年) GDP(部門): 勞動力:203萬(2005年) 勞動力(職業): 失業率:4.3%(2005年) 貧困人口:10%(1997年) 家庭收入或消費 獨(du)立日(ri):12月6日(ri)(1921年) 國慶日:3月17日(圣帕特(te)里(li)克日)>>> 國徽:為盾(dun)徽。天藍(lan)色的盾(dun)面上(shang)繪有金黃色的豎琴。藍(lan)色象征大海(hai)和(he)天空,豎琴為愛爾蘭(lan)人民(min)喜愛的“天使之琴”。 國花:薩姆(mu)勞克花(白三(san)葉(xie)草) 國鳥:蠣鷸 國家政要:總統瑪麗·麥卡利斯 (Mary Mcaleese),1997年(nian)10月當選,11月宣誓(shi)就(jiu)職;總理伯蒂·埃(ai)亨 (Bertie Ahern),1997年(nian)6月任職。 自然地(di)理:面積(ji)70282平(ping)方(fang)公里(li)。位(wei)于歐(ou)洲(zhou)西(xi)部的(de)愛(ai)(ai)爾(er)(er)蘭(lan)(lan)島中(zhong)南(nan)部。西(xi)瀕大(da)西(xi)洋,東北與英(ying)國的(de)北愛(ai)(ai)爾(er)(er)蘭(lan)(lan)接壤,東隔(ge)愛(ai)(ai)爾(er)(er)蘭(lan)(lan)海與英(ying)國相望(wang)。海岸線長(chang)3169公里(li)。中(zhong)部是丘陵和平(ping)原,沿海多為(wei)高地(di)。最長(chang)的(de)河(he)流香農河(he)長(chang)約370公里(li)。最大(da)的(de)湖泊為(wei)科里(li)布湖(168平(ping)方(fang)公里(li))。屬溫帶(dai)海洋性氣候。愛(ai)(ai)爾(er)(er)蘭(lan)(lan)素有(you)“翡翠島國”之稱。 人口:392萬(2002年)。絕大(da)部分(fen)為(wei)愛爾(er)蘭(lan)人。官方語言為(wei)愛爾(er)蘭(lan)語和英語。居民(min)91.6%信奉(feng)羅馬天主(zhu)教(jiao),其他居民(min)信奉(feng)基督教(jiao)新教(jiao)等(deng)。 首都(dou):都(dou)柏林(Dublin),人(ren)口112萬(2002年(nian))。 行政區(qu)劃:全國分為26個(ge)(ge)(ge)郡(jun)(jun)和(he)4個(ge)(ge)(ge)郡(jun)(jun)級(ji)(ji)(ji)市及7個(ge)(ge)(ge)非郡(jun)(jun)級(ji)(ji)(ji)市。郡(jun)(jun)下設市區(qu)和(he)鎮。26個(ge)(ge)(ge)郡(jun)(jun)為:卡洛、卡文、克(ke)萊(lai)爾(er)、科克(ke)、多尼戈爾(er)、都柏(bo)林、戈爾(er)韋、凱里(li)、基(ji)爾(er)代(dai)爾(er)、基(ji)爾(er)肯尼、萊(lai)伊什(shen)、利特(te)里(li)姆、利默里(li)克(ke)、朗福(fu)德(de)(de)、勞斯(si)、梅奧、米斯(si)、莫(mo)納亨、奧法(fa)利、羅斯(si)康(kang)芒、斯(si)萊(lai)戈、蒂珀雷里(li)、沃(wo)特(te)福(fu)德(de)(de)、韋斯(si)特(te)米斯(si)、韋克(ke)斯(si)福(fu)德(de)(de)、威克(ke)洛。4個(ge)(ge)(ge)郡(jun)(jun)級(ji)(ji)(ji)市:都柏(bo)林、科克(ke)、利默里(li)克(ke)、沃(wo)特(te)福(fu)德(de)(de)。 簡史:公(gong)元前3000年(nian)歐洲大陸移民開(kai)始定居愛爾(er)蘭島。公(gong)元432年(nian),圣(sheng)帕特(te)里克到(dao)此傳播基(ji)督教及羅馬文化。12世紀(ji)進入(ru)封建社會。1169年(nian)遭英國入(ru)侵。1171年(nian)英王亨(heng)利二世確立對愛的統治權(quan)。1541年(nian)起英王成為愛爾(er)蘭國王。1800年(nian) 簽訂愛(ai)(ai)英(ying)(ying)(ying)(ying)同盟條約(yue),成(cheng)立(li)大(da)不列顛及(ji)(ji)愛(ai)(ai)爾(er)蘭(lan)(lan)(lan)聯(lian)合(he)王國(guo),被英(ying)(ying)(ying)(ying)國(guo)完全(quan)吞并。1845年(nian)~1849年(nian)發(fa)生愛(ai)(ai)爾(er)蘭(lan)(lan)(lan)饑(ji)荒,大(da)約(yue)有(you)100萬(wan)愛(ai)(ai)爾(er)蘭(lan)(lan)(lan)人(ren)不是(shi)餓死,便是(shi)病死。還(huan)有(you)100萬(wan)人(ren)逃到英(ying)(ying)(ying)(ying)格蘭(lan)(lan)(lan)、北(bei)美(mei)或澳大(da)拉西亞(一(yi)般指澳大(da)利(li)亞、新西蘭(lan)(lan)(lan)及(ji)(ji)附近南太平(ping)洋(yang)諸島棗譯注)。這200萬(wan)人(ren)只(zhi)占1845年(nian)愛(ai)(ai)爾(er)蘭(lan)(lan)(lan)人(ren)口的(de)四分之一(yi)。1916年(nian)都柏林(lin)爆發(fa)抗英(ying)(ying)(ying)(ying)的(de)“復活節起義”。隨(sui)著愛(ai)(ai)爾(er)蘭(lan)(lan)(lan)民族獨(du)立(li)運動的(de)高(gao)漲(zhang),英(ying)(ying)(ying)(ying)國(guo)政府(fu)同愛(ai)(ai)爾(er)蘭(lan)(lan)(lan)于(yu)1921年(nian)12月(yue)簽訂了英(ying)(ying)(ying)(ying)愛(ai)(ai)條約(yue),允許愛(ai)(ai)南部(bu)26個郡(jun)(jun)成(cheng)立(li)“自由邦”,享有(you)自治權(quan)。北(bei)部(bu)6郡(jun)(jun)(現北(bei)愛(ai)(ai)爾(er)蘭(lan)(lan)(lan))仍(reng)歸英(ying)(ying)(ying)(ying)國(guo)。1937年(nian),愛(ai)(ai)爾(er)蘭(lan)(lan)(lan)憲法宣(xuan)布“自由邦”為共和國(guo),但(dan)仍(reng)留(liu)在(zai)英(ying)(ying)(ying)(ying)聯(lian)邦內(nei)。1948年(nian)12月(yue)21日,愛(ai)(ai)爾(er)蘭(lan)(lan)(lan)議會通過(guo)法律,宣(xuan)布脫離(li)英(ying)(ying)(ying)(ying)聯(lian)邦。1949年(nian)4月(yue)18日,英(ying)(ying)(ying)(ying)承(cheng)認愛(ai)(ai)獨(du)立(li),但(dan)拒絕歸還(huan)北(bei)部(bu)6郡(jun)(jun)。愛(ai)(ai)爾(er)蘭(lan)(lan)(lan)獨(du)立(li)后,愛(ai)(ai)爾(er)蘭(lan)(lan)(lan)歷屆政府(fu)均(jun)把(ba)實現南北(bei)愛(ai)(ai)爾(er)蘭(lan)(lan)(lan)統一(yi)作為既定(ding)政策。2005年(nian)9月(yue),國(guo)際獨(du)立(li)委員會宣(xuan)布,愛(ai)(ai)爾(er)蘭(lan)(lan)(lan)共和軍已完全(quan)解除武裝,加(jia)入和平(ping)進程。 愛爾蘭于1949年4月宣布成立共和國之后,自動退出了英聯邦。(英聯邦于1950年才更改規則,允許印度以共和國的身份留在英聯邦之內。)雖然愛爾蘭并沒有重新申請加入英聯邦,但是它保留了許多成員國的權利,如:愛爾蘭公民在英國享有所有英國公民權利,包括參選英國國內選舉和參加英國軍隊的權利。 政治:現行(xing)憲法于1937年(nian)6月(yue)(yue)14日經(jing)議會通(tong)過,同(tong)年(nian)12月(yue)(yue)29日生(sheng)效,后修改過10次。憲法規(gui)定:愛爾蘭國(guo)體為共和(he)國(guo),總統(tong)由(you)選民直接選舉產生(sheng),任(ren)(ren)期(qi)七(qi)年(nian),有權召集(ji)和(he)解散議會,任(ren)(ren)命內閣總理及部(bu)長,并任(ren)(ren)軍隊統(tong)帥。議會由(you)總統(tong)和(he)參眾兩院組成。 經濟(ji):歷史上(shang),愛(ai)(ai)爾蘭是(shi)個(ge)以農牧業為主的國(guo)家(jia),有“歐(ou)洲(zhou)莊園(yuan)”之稱。愛(ai)(ai)爾蘭20世(shi)紀50年(nian)代末開始實(shi)行對外(wai)開放政(zheng)策(ce),60年(nian)代經濟(ji)取得(de)較快發(fa)展(zhan)。20世(shi)紀80年(nian)代以來,愛(ai)(ai)以軟(ruan)件(jian)、生(sheng)物工程等高(gao)科技(ji)產業帶動國(guo)民(min)經濟(ji)發(fa)展(zhan),并(bing)以良好的投資(zi)環(huan)境吸引(yin)了大量海外(wai)投資(zi),完成了由農牧經濟(ji)向知識經濟(ji)的過渡。自1995年(nian)起,愛(ai)(ai)國(guo)民(min)經濟(ji)持續高(gao)速(su)增(zeng)長,成為經濟(ji)合作與發(fa)展(zhan)組織中經濟(ji)發(fa)展(zhan)最(zui)快的國(guo)家(jia),被譽(yu)為“歐(ou)洲(zhou)小(xiao)虎(hu)”。 鉛鋅礦儲量豐富(fu),是歐洲最(zui)大的(de)鉛鋅生產國(guo)。泥煤(mei)分布占全國(guo)面積的(de)13%。天然氣儲量估(gu)計為382億立方(fang)米。所需能源(yuan)的(de)70%依靠進口。 有“愛爾(er)蘭(lan)(lan)文化使者”之稱的大型(xing)舞(wu)(wu)(wu)劇《大河之舞(wu)(wu)(wu)》融合了愛爾(er)蘭(lan)(lan)舞(wu)(wu)(wu)、踢踏舞(wu)(wu)(wu)、俄羅斯(si)民間(jian)舞(wu)(wu)(wu)蹈(dao)和西班牙弗(fu)拉明戈等(deng)多種舞(wu)(wu)(wu)蹈(dao)形式 工業主要有電子(zi)(zi)、電信、化(hua)工、制藥(yao)、機械制造(zao)、采(cai)礦、紡織(zhi)、制衣、皮(pi)革(ge)、造(zao)紙、印刷、食品加(jia)工、煙(yan)草、木材(cai)加(jia)工等(deng)部門。近年來,化(hua)工、電子(zi)(zi)工程、計算(suan)機軟件產業等(deng)突飛(fei)猛進,傳(chuan)統的服裝(zhuang)、制鞋及皮(pi)革(ge)業所(suo)占比重明顯(xian)下(xia)降。 農(nong)(nong)業以畜牧業為(wei)主,糧(liang)食不能自給。家畜及其產品約占農(nong)(nong)業總(zong)產值的(de)77.5%以上。主要(yao)農(nong)(nong)作物有小麥(mai)、燕麥(mai)、馬鈴薯、甜菜等。耕地(di)和林地(di)面積(ji)占整個(ge)陸地(di)面積(ji)的(de)75%。農(nong)(nong)業人口12萬,占整個(ge)勞動力的(de)比例為(wei)7%。 2003年12月6日,在(zai)海南(nan)三(san)亞(ya)市舉行的第53屆世界小(xiao)姐(jie)總決賽上,“愛爾蘭小(xiao)姐(jie)”羅莎娜·戴維森以其美麗、機敏(min)的回答和優雅(ya)的風范(fan)榮(rong)膺“世界小(xiao)姐(jie)”桂(gui)冠. 旅游(you)業是外匯收入的重要(yao)來(lai)源(yuan)。多年來(lai)一直穩步發展。著名旅游(you)點有西(xi)部湖區、沿海風(feng)景區等。 新(xin)聞出版:有全國性日(ri)報(bao)8種。此外還有5種星期日(ri)報(bao)及(ji)許(xu)多(duo)周(zhou)報(bao)、月報(bao)和雜(za)志,地(di)方性報(bao)紙90余種。主要報(bao)刊有《愛(ai)爾(er)(er)蘭時報(bao)》、《愛(ai)爾(er)(er)蘭獨立(li)報(bao)》、《愛(ai)爾(er)(er)蘭先驅晚(wan)報(bao)》和《觀察者報(bao)》。愛(ai)無官方通訊社(she)。國營(ying)的愛(ai)爾(er)(er)蘭廣播電視(shi)總臺于1926年成立(li)并開(kai)(kai)始(shi)廣播。1961年開(kai)(kai)始(shi)播放電視(shi)節目。用英語播音。全年廣播時間超過9500。另(ling)有愛(ai)爾(er)(er)蘭語廣播電臺。 文化: 愛(ai)(ai)爾(er)(er)蘭(lan)(lan)語(yu)屬于(yu)凱(kai)爾(er)(er)特語(yu)族,與同語(yu)族的(de)(de)(de)蘇(su)格蘭(lan)(lan)蓋爾(er)(er)語(yu)、威爾(er)(er)士(shi)語(yu)密切相關(guan),至今還(huan)有不少相通之處。早期的(de)(de)(de)愛(ai)(ai)爾(er)(er)蘭(lan)(lan)歷史以文學(xue)形(xing)式出(chu)現,主要以“詩”賦“史”,亦英雄傳(chuan)奇史詩為主。公(gong)元5世(shi)(shi)紀(ji),基督(du)教(jiao)傳(chuan)入愛(ai)(ai)爾(er)(er)蘭(lan)(lan)。中世(shi)(shi)紀(ji)初,愛(ai)(ai)爾(er)(er)蘭(lan)(lan)沒(mei)有經受那(nei)場摧(cui)毀羅馬帝國(guo)戰爭的(de)(de)(de)侵(qin)擾,一直是一個與外界隔絕的(de)(de)(de)基督(du)教(jiao)學(xue)習(xi)中心。6-11世(shi)(shi)紀(ji),當歐洲大陸還(huan)處于(yu)黑暗(an)的(de)(de)(de)中世(shi)(shi)紀(ji),愛(ai)(ai)爾(er)(er)蘭(lan)(lan)教(jiao)士(shi)在歐洲各地建立了宗教(jiao)學(xue)習(xi)中心,因此愛(ai)(ai)爾(er)(er)蘭(lan)(lan)被譽為“學(xue)者之島、科學(xue)家之島”。 公(gong)元12世紀,英國(guo)的入侵給凱(kai)爾(er)特文化造成重(zhong)創。直到19世紀初,愛爾(er)蘭語(yu)還(huan)是大多(duo)數居民使用(yong)的語(yu)言,但(dan)到了19世紀末,能講愛爾(er)蘭語(yu)的愛爾(er)蘭人僅(jin)占總人口的15%。 12 世(shi)紀英語傳入愛爾蘭,愛爾蘭作(zuo)家(jia)(jia)用英語進行創(chuang)作(zuo)則始于13世(shi)紀。愛爾蘭培育了許多世(shi)界(jie)著名(ming)的(de)文(wen)學家(jia)(jia)和藝(yi)術家(jia)(jia),其中(zhong)有(you)四(si)人(ren)獲得了諾(nuo)貝爾文(wen)學獎,他(ta)們是(shi):詩人(ren)葉芝(1923年(nian))、劇作(zuo)家(jia)(jia)肖伯納(1925年(nian))、劇作(zuo)家(jia)(jia)貝克特(1969年(nian),代表(biao)作(zuo)《等待戈多》)和詩人(ren)希尼(1994年(nian))。還有(you)19世(shi)紀唯美主義代表(biao)王爾德(de)和代表(biao)意識流(liu)小說最高成就的(de)作(zuo)品《尤利西斯》的(de)作(zuo)者(zhe)喬(qiao)伊西。 19世紀末(mo),隨著民族文化復(fu)興及愛(ai)(ai)爾蘭(lan)的(de)獨立(li),愛(ai)(ai)爾蘭(lan)語(yu)(yu)也(ye)得(de)到了相當程度的(de)恢(hui)復(fu)和(he)(he)展。現(xian)在(zai)約有35%的(de)愛(ai)(ai)爾蘭(lan)人掌(zhang)握愛(ai)(ai)爾蘭(lan)語(yu)(yu)。目前(qian),愛(ai)(ai)爾蘭(lan)語(yu)(yu)是中小學的(de)必修課。國家(jia)愛(ai)(ai)爾蘭(lan)語(yu)(yu)委員會在(zai)全國推廣(guang)使用愛(ai)(ai)爾蘭(lan)語(yu)(yu),建立(li)了愛(ai)(ai)爾蘭(lan)語(yu)(yu)的(de)電(dian)(dian)臺和(he)(he)電(dian)(dian)視(shi)臺。 音樂在愛(ai)爾蘭文(wen)化中(zhong)占有重要地位(wei),豎琴是愛(ai)爾蘭典型的(de)傳(chuan)統樂器(qi),其造型被(bei)選作為愛(ai)國徽標志,昭示了音樂在愛(ai)爾蘭所占據的(de)極為重要的(de)地位(wei)。 愛(ai)爾(er)蘭(lan)曲(qu)棍球是一種獨特的(de)傳統運(yun)(yun)動,其歷史可追溯到基督教傳入(ru)愛(ai)爾(er)蘭(lan)(公(gong)元5世紀)之(zhi)前,是世界上速(su)度最快(kuai)的(de)草地(di)運(yun)(yun)動。 愛爾蘭的河舞熱情奔放,旋律優美,節奏極其鮮明而富于變化,集愛爾蘭傳統音樂、歌曲、舞蹈的精華于一身,體現了現代愛爾蘭的精神風貌,在世界各地受到了廣泛好評,是愛爾蘭文化的優秀代表。 >>愛(ai)爾(er)蘭簽證辦理 、 愛爾蘭簽證(zheng)須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