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別克斯坦人信仰伊斯蘭教,多食牛、羊、馬肉和奶制品。喜歡吃抓飯、烤肉串。日常飲食離不開馕(一種烤制的發面餅)和茶,吃馕時把它分成數塊,馕心不能向下放。有時用切碎的熟肉和蔥頭、酸奶加以攪拌,再加肉汁、胡椒調味,是本民族風味食品。各種烤肉串、烤包子等傳統小吃在街頭幾乎隨處可見。烏茲別克的手抓飯是用肉湯、大米、胡蘿卜、葡萄干及當地特有的一種豆子精心悶制2、3小時而成,再拌上羊尾油和切成小塊的熟肉,撒上切碎的綠色時蔬,營養豐富,色香味美,別具風味。烏茲別克斯坦人對手抓飯情有獨鐘,是過節、待客時最重要的民族食品,每個家庭都有專做抓飯的厚重鐵鍋。在婚喪嫁娶、嬰兒出生或舉行其它慶祝活動時,所有參加活動的男士都要在早上五點左右、太陽升起前到主人家里或聚會地點去吃手抓飯,而這項儀式一般卻不允許女人參加。在宴請尊貴的客人時,手抓飯更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佳肴,通常要等到最后一道菜上完,才端上飯桌。
烏茲別克斯坦的主要傳統節日是伊斯蘭教的開齋節、古爾邦節和烏茲別克斯坦自己的農歷新年(納弗魯斯節)。開齋節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之一,也是烏茲別克人的一個盛大的傳統宗教節日。齋月的起止日期是按照古蘭經制定的規則、由伊斯蘭教學者觀察月亮的圓缺變化每年確定一次。一般下一年度的齋月要比今年的提前10天左右。齋月期間,太陽升起后到落山以前不能進食。齋月過后的3天為開齋節,在這三天里人們可以盡情享受各種美味佳肴。古爾邦節是在開齋節過后的第70天。在這一天一定要殺一頭羊,還有不少虔誠的烏茲別克人在這一天到麥加朝圣。納弗魯斯節為每年的3月21日。"納弗魯斯"在烏茲別克語中是"春天"的意思,類似于中國的春節,是烏茲別克斯坦的第一大節日。節日期間,人們走親訪友,舉行宴請,到廣場和公園游玩。人們還在戶外挖坑埋鍋,做抓飯和民族傳統飲食,分給鄰居和親朋好友。過節時還要喝一種加油和糖的麥芽粥。各種慶祝活動可以持續一個月左右。
烏茲別克斯坦的傳統民族服裝是刺繡精美的小帽和五顏六色的長袍。婚禮上的新郎、新娘一般要穿上傳統的民族服裝。一頂手工制作的小帽和一件精心縫制的棉袍通常是烏茲別克人送給重要來賓的貴重禮物。
烏茲別克斯坦人大多能歌善舞,舞蹈以優美輕快、多變、節奏性強為特色。還有一種"科格乃"琴造型獨特,音色十分優美。
>> 烏(wu)茲別克(ke)斯(si)坦簽證須知
烏茲別克斯坦簽證咨詢熱線:020-62833333
|